對話是處理人際關系中最為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在特定場所由于每個人溝通的方式不一定對,很多時候針對個別事會產生溝通分歧,溝通也是人與人之間為了達成預設目標用語言和情感傳遞并達成共識的過程。
當我們遇到溝通分歧的時候如何展開關鍵對話,面對不同的看法和激烈的情緒,怎樣做才能促進對話使雙方觀點自由的交流。
在讀本書時發現書中強調最多的一點明確目的。我們在和對方進行對話,對話的目的是什么?很顯然,對話就是本著要發現及解決問題。在每一次對話的開始,我們往往都能明確自己的目的,正是這個目的激勵我們開啟本次艱難的“關鍵對話”。但在對話過程中,雙方觀點出現分歧情緒激烈時,按照本書所言,人會進入一種“對抗”的狀態。一旦身體進入對抗狀態,我們的對話目的很容易滑向“擊敗對方”,我們的語氣、注意力、思考都會轉移到“我將怎么做才能讓對方在這場對話中落敗”。從書中作者列舉的兩個小女孩為了決定誰先上洗手間進行了25分鐘的對話上可以看出,全力擊敗對方而不顧本次對話的目的的后果是災難性的,畢竟每人上一趟廁所的時間不到2分鐘。因此當我們在對話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狀態出現了這種變化,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在重新掌控局面之前認真審視自我。
我們在對話中應留意對話氛圍是否安全,在對話開始時始終要留意對話氣氛,書中提到,我們很多人都不具備“雙路處理”能力,當對話風險很高、雙方情緒激動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往往深陷于對話內容無法自拔。書中提到營造安全氣氛的重要性,“它就像互動改良劑,通過觀察對話在哪些情況下會出現沖突,你可以馬上做出應對。越早意識到你和對方退出了對話機制,就越容易把談話拉回正軌,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小。”與此想反,越晚意識到越難回到正軌,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在營造安全感的過程當中,處于強勢的一方必須鼓勵對方對你的語言做出回應,在過程中必須要保持真誠,體現出“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的感覺,而不是敷衍了事象征性地征求對方的意見。
讀了此書后對此類問題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一旦在溝通中出現不合理,爭論的情況時,應當暫停對話,努力營造安全的氣氛,恢復安全感后再進行有效的溝通對話。在關鍵對話開始前,想一想哪些技巧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我們只要做出一點點小小的改善就能取得重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