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雨依舊沒停。月冉蜷縮在沙發里,緊緊的用毛毯包裹著自己。她打開小小給她發過來的郵件,是小小幫她完成的那篇關于美食的稿子,名字叫做《毒與愛》。月冉微微一笑,這是小小的風格,是月冉熟悉的那個小小,視角獨到甚至乖偏,落筆犀利而不羈。
月冉的思緒忽的有些游離。“我開了家蛋糕店”月冉又想起小小這句平靜卻不容辯駁的話。她從不擔心小小的能力和決心,雖然從目前來看,那個丫頭除了燒水其他的都不會,她擔心的是小小的“動機”。
自從和秦錚分手后,小小就變的有些疏離。她先是沉默寡言精神游離,隨后又“失蹤”了好些時日。月冉覺得對于一個失戀的女生這些反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時間自然會治愈。但是,隨后小小又辭職了。沒有和她商量。
這個月冉也能接受。想換個環境、換個心情,可以。盡管小小的工作是那樣的出眾。她和小小曾一起在一家新媒體平臺從事文字編輯工作。小小看世界的視角是那樣的多彩而奇特,這讓她在一眾小編中脫穎而出。她的文章幾乎就是100000+的代言,篇篇經典、字字璣珠。月冉有時很妒忌小小的這種才華和能力。自己和小小比,文章總少了些靈氣。月冉有時想,也許這就是按部就班和發自肺腑的區別吧。對于小小來說,寫文章、拍照片、看世界是她的心之所在,所以興由心起,率性靈動。而對于月冉來說,這是一份時尚新潮的工作而已。她可以做的很好,應付有余,僅此而已。
即便如此,小小還是辭職了。新媒體是一份流動量特別大的工作,不僅是信息更新一日千里,就是人員往來也是走馬觀花。小小辭職,雖然有些可惜,但月冉覺得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情,畢竟,能力在線。
但是,蛋糕店……
想到蛋糕店這三個字,月冉就覺得一陣胃痙攣。自己一天沒有正經吃飯的胃口,還被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消息攪擾的不得安寧。小小說她總是會被一塊蛋糕搞的神經兮兮,月冉想,只怕是以后蛋糕店這三個字也會成了她的夢魘了吧。
蛋糕,蛋糕,蛋糕……月冉按下自己想吐的沖動,又把毛毯裹的更緊了些。
“人們對甜食的偏愛源自古老的基因記憶。這是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一書中提到的觀念。”月冉點開小小那篇文章,想用文章來驅散頭腦中的胡思亂想。“他說,‘這種想大口吃下這種高熱量食物的直覺本能就這樣深植在我們的基因里。就算我們今天可能住在高樓大廈,家家戶戶的冰箱早就塞滿食物,我們的DNA還記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正因如此,我們才會不知不覺就吃完一整桶的哈根達斯,可能還配著一大杯可口可樂。’據說這種‘貪吃基因’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如果這是真的,那么經過千萬年的進化與演變,這種原始的欲望應該也不僅僅是停留在裹腹或者味覺的享受這樣的層面上了。
“‘甜食喂飽的是你的神經而不是你的胃’這是我一個朋友的一語中的的見解。在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甜點的形式已經有了無數的翻新,可以利用的食材的范圍也已經非常廣泛,并且絕不僅僅止于自然的饋贈。隨著人工提煉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類食材的范圍也漸漸擴增到了‘人造’的領域,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就使得我們今天可以享受的甜點種類繁多且新意迭出、創意無窮,它們甚至和藝術、和人生、和哲學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所以,一份提拉米蘇蛋糕或者是一份紅絲絨慕斯蛋糕,亦或是一塊入口即化的意大利香檳巧克力,在今天,絕不僅僅是靠著味覺或者看起來的‘實惠’就能打動你我的心。
“首先是視覺。看起來就要讓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這是一份好的甜點得以進階的第一步。所以翻糖、糖霜、鏡面等等的技術發展更新的如此之快。其次還是視覺。不在于口感,而在于入口的畫面感。沒有人能在一個捧著一大堆奶油大快朵頤的人身上看到美感。所以巧克力廣告的模特需求必然不同于代言肉包子的模特需求。相比起包子饅頭煎餅果子,甜點是精神的食糧。
“正因為它在精神層面的刺激感和滿足感,甜點在某種程度上就和咖啡因、香煙一樣,是有‘毒性’的,并且你越依賴它,它的‘毒性’就越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那些左手抱著可口可樂,右手拿著減肥廣告,一邊享用著整盒的冰激凌欲罷不能,一邊直呼要減肥要瘦身的肥胖人群。她們瘦不了,就像她們戒不了甜食一樣。而這,只是食欲層次的中毒。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聚會,尤其是相親,一般都會選擇咖啡廳或者西餐廳。很少有人第一次約見姑娘就選擇包子店或者來碗牛肉面。不是中餐不講究(真正講究的中餐店往往都比西餐貴),而是中餐不適合‘裝’。那些真正親近的家人好友肯定會選擇中餐,火鍋也好、各系炒菜也好,真正品嘗的是美食,吃的是熱鬧是人情。而西餐,則是為了情調,目的在人而非食物。換句話說,選擇一塊美觀性需求遠大于食用性需求的甜點,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吃給你看。大家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情人節那天你收到的不是巧克力而是一盒包子,就算它大師親做、玲瓏剔透、壓褶如花、汁香滿溢、蒸騰氤氳,你會和浪漫掛起鉤來嗎?當然包子一定比巧克力好吃,這個你再否認也沒用。這個就是精神層面的中毒。
“甜點已經超脫了它食物的界定而上升為一種符號。既然是符號就有它特定的涵義。比如浪漫、比如紳士、比如小資、比如祝福,如果沒有用對場合,使得它的符號涵義和適用場景出現了偏差,那么就會成為一種詛咒甚至夢魘。所以分手時千萬不要送玫瑰,告別時千萬不要送甜點,因為對方接收的信號是美好的。期望值越大,與現實的反差越明顯,心理的落差就會無限放大。這時,剛才眼中的玫瑰和巧克力都會因為失落而面目全非,因為憎惡而變成魔鬼。”
月冉一口氣讀完小小的這篇《毒與愛》,然后深深的把自己陷進沙發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她忽然對小小想開一家蛋糕店的決定有些似有似無的理解了。
蛋糕,蛋糕,蛋糕……月冉的腦子里這個聲音又開始回旋。
“得多久?”月冉回想起白天聽到小小說要開蛋糕店的決定時,她這樣執拗的問小小。
“還得多久?小小?”
那時的小小沒有回應,她平靜的看著月冉,嘴角浮上一抹淡淡的微笑。
“秦錚在你的心里住的竟這樣深嗎?三個多月的時間了,還不夠你清理打掃干凈?你沉默了一段時間,情理之中;你消失了一些時日,我能理解;你辭職不干,我也能接受。但是這些還不夠嗎?小小?還不夠嗎?”
“月兒”小小目光溫柔,斬釘截鐵:“就是為了徹底打掃干凈啊!
想起小小這些時日所受的煎熬和做出決定后毅然決然的堅定表情,月冉不覺有些心痛起來。是這樣嗎?你總說能看見那塊血紅色的蛋糕,是因為中了它的毒嗎?小小?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