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睿哲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如有轉載,請先聯系作者。)
兩部捉妖記都是在電影院仔細看完的。超凡的特效,瑰麗的奇幻世界,各色鮮活的妖物人設,具有渲染力的音效,這部作品不乏可圈可點之處。電影中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小妖王胡巴,這個甩著四只軟手的小蘿卜究竟為什么那么惹人喜歡呢?我的答案是因為它的真情。
最是動人。人間真情——人為萬物之靈長,有別于其他物種,在我看來,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性的復雜。人心既通天堂,也達地獄;人既可高尚,也可卑劣。胡巴擁有可顛覆人妖兩界的力量,仍是稚子童心,與普通小孩無疑,用最純真的真心對待周遭一切人事物。這樣的真情,不但打動了與胡巴情同母子的宋天茵(井柏然 飾)和霍小嵐(白百何 飾),也能打動與妖為死敵的天師羅剛(姜武 飾)、視財如命的屠四谷(梁朝偉 飾)等人。導演透過電影,向我們傳遞這樣一種價值取向:真情重于金錢名利!這在功利化的當下,無疑清流,滋潤人心。許多為胡巴留下的眼淚,其實是人們對真情由衷的渴望吧。團聚,親情。關于賀歲——作為新年賀歲片,與《捉》的主題密不可分。新春佳節,正是難得的團圓重聚的日子,一年中難得的清閑,讓我們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胡巴踏上尋親之路,苦苦尋找的,也就是親人的陪伴。陪伴是情感中最為重要的的一環,若不能日夜相伴,朝夕相處,那恐怕再多的深情也歸于漠然。情感上的東西,最是不能缺席,時間的沖刷下,再親密的人,也會面目全非,難以相認。長期缺席,意味著離撤銷席位不遠矣。電影中的刺妖母子令我印象深刻:明明身陷牢獄,性命堪憂,但母子重聚的欣喜仍令它們在牢房中歡笑出聲!由妖及人,又何嘗不是如此?那些將幼小的孩子送到異地去接受更好教育的父母啊,殊不知孩子想要的可能僅僅是陪伴!照應當下的留守兒童問題,有一部分我們可以做的努力,就是轉變觀念。
正邪難辨。關于反派——兩部《捉》中,反派都是看似正派的大機構:做妖物膳食的登仙樓和除妖揚“善”的天師堂。明里看來是為民除害,實則是壞妖王安插在人間的棋子。到最后奸計暴露,脫下人皮,便是丑陋的妖物。這一反諷很有隱喻含義,現實生活中的善惡是非,何曾像表面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