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雁行在《媽媽團團賺》群里問我:“你希望你的家庭是什么樣的?老公和你是如何互動的?你們倆是如何說話,做事的?你們各自和孩子又是如何互動的?”
我這才發現我好像從來沒有從正面想過我要的東西,我不知道它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一直只知道我不想要的。我不要老公和孩子發生矛盾,我不要老公總是強迫孩子做事情,當我們倆發生矛盾時我不要他沒說上幾句話就生氣得走了,留下我一個人窩著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向誰發……我有太多不想要的東西。我甚至埋怨我的父母沒有給過我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的模板讓我參照,以至于我都不知道理想的家庭是個什么樣子的。
這幾天我帶著這個疑問觀察我的生活。這才發現,當我不把關注點放在問題上,我的家庭其實就已經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了。我才發現在我們家很多東西都開始有了第一次。很多情緒開始被允許,被接納。
當兒子和女兒吵架后,兒子可以跟我表達他對妹妹的憤怒“你再也不要去XX(鄰居)家接妹妹了,就把她送給他們好了,我再也不要見到她了!”“看來你真的很生妹妹的氣。”“把她送得遠遠的,我不想再見到她。”“要不要我們造艘火箭把妹妹送到月球去啊?”“嗯,好的,不過還是造兩艘吧,我想她的時候可以去看她。”
女兒吃醋了可以向我表達不滿“你就是只愛哥哥不愛我,不然你為什么要生個哥哥來欺負我,你就是不愛我,才會生個哥哥的,他就會來欺負我。我要你抱抱我!”
在我和老公對教育孩子的方法發生沖突時,我們第一次可以心平氣和得坐在一起聊天,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對對方的需求。
“你對孩子這么有耐心,對他們接納包容,為什么對我就這么不耐煩。我現在也很有情緒。”老公第一次承認自己有情緒。
老公:“我最討厭你這么說了,一聽你這么說我就頭痛,你說我聽不行嗎,我就不能默默的聽著嗎,為什么一定要說話。”老公第一次用語言表達他的不滿。
“我沒有非要你說話,我們現在是在溝通,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眼神或者點個頭,嗯一聲也可以,讓我知道我是該繼續往下說還是該就此打住。”我也是第一次沒有指責,笑著提出我的需求。
“對不起!”這是我從認識他到現在近18年里第一次向我道歉。本來我是應該生氣的,但看到他說“對不起”是那副既慚愧又不好意思,很不情愿,扭捏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了,情緒一下子就沒了。
……
原來理想的家庭不是沒有矛盾,不是沒有沖突,而是在發生矛盾沖突后,彼此接納,彼此了解。當我的焦點不再執著于問題時,我的愛才開始流動。
我離我的目標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