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翁山下,晉水發(fā)源處。北宋天圣年間,追封唐叔虞為汾王,并為大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大的圣母殿,殿內(nèi)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魚沼飛梁為國內(nèi)所僅見。殿內(nèi)兩側(cè)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清澈見底。
祠內(nèi)貞觀寶翰廳有唐太宗寫的“御碑”、“晉祠之銘并序”。晉祠內(nèi)還有著名的周柏、唐槐, 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cè),唐槐在關(guān)帝廟內(nèi),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郁郁蒼蒼,與常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譽為“晉祠三絕”。
主像“邑姜”即圣母殿的“圣母”,真如很多宗教雕塑一樣,由于儀軌、身份的限制,做得比較拘謹、刻板,精彩之作全在于這群侍女之中。
嚴格說來,42尊像中有宦官5尊,著男服的女官像4尊,其中有幾尊我看還是后來補加的(這幾尊都比大部分原作大了一號),總的尺寸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這些侍從都是各有專職,身份、性格也是無一雷同。舉手投足,顧盼生姿,世態(tài)人情,纖毫畢現(xiàn),幾乎可以給她們每人立個小傳。
晉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間,約1082年左右,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晉祠圣母殿。 圣母殿中有彩繪塑像四十余尊,均為北宋時期作品。
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鳳冠蟒袍,端莊氣派,周圍有眾多女官、侍女環(huán)繞。她們的動作姿態(tài)各不相同,神態(tài)性格都刻畫得十分生動自然,是晉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組人物塑像。
在晉祠眾多的侍女像中,有一尊作品最為出色。她是年齡最小的一個,頭微微左傾,雙手放在胸前,身材窈窕,雙肩消瘦,顯得略有些單薄,頭上梳著當時流行的發(fā)髻,面容清秀俊美,眉毛上挑,顯得小心謹慎。
作品將少女初入宮幃、未諳世事和拘謹小心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 除她之外,其他侍女有的持物而立,有的載歌載舞,有的喜形于色,有的心事重重,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無邪,形象性格十分豐富多彩。
如果您對此文感興趣,且您是收藏愛好人士,請收藏此帳號國內(nèi)一線拍行北京翰海、保利等專家走進民間安徽古鈺齋征集優(yōu)質(zhì)藏品征集范圍:銅器、書畫、瓷器、翡翠玉器、雜項、文房四寶、紫砂、田黃、瓷板畫、雞血石、奇石等。
詳情咨詢:13167727768謝女士??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