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清平調詞三首·其二
? ? ? ? ?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 ? ? ? ?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 ? ? ? ? ? ? ? ? ? ? ? ? ? ? ? ? ? (“紅艷”一作“秾艷”)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們學習《清平調詞三首》的第二首。
這首詩里第一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也有的版本把“紅艷”寫作“秾艷”,那個“秾”字是禾字旁加一個農民的“農”。在“紅艷”這個版本里面,首句就寫了牡丹花的顏色,在“秾艷”這個版本里,“秾艷”也是在寫花的顏色,而且是很濃烈的顏色。所以第一句詩不僅寫了牡丹花的顏色,同時“露凝香”這三個字還寫出了牡丹花的香味兒。不但寫了天然的美,還寫了一種含著露珠的美。露珠把花的濃香凝結在花瓣上,所以“露凝香”比第一首的“春風拂檻露華濃”更進了一層,“露華濃”也是寫了帶有露珠的牡丹花。這一句是以花喻人。
“云雨巫山枉斷腸”這一句和一個典故有關。在宋玉的《高唐賦》里提到這樣一個故事,楚襄王的父親楚懷王到了高唐的時候,晚上做夢時夢見了一個神女,神女說他是天帝的小女兒,名叫瑤姬,身死之后就葬在巫山之下,然后她就成了巫山神女。因為知道懷王來到了高唐,她就夜會懷王自薦枕席,意思就是和懷王做了男女之事。臨走的時候她對懷王說,我“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白天的時候是天上的云,晚上就是飄忽不定的雨。宋玉把這個故事講給楚襄王聽,楚襄王十分神往,也很想像他的父親一樣夜會神女,所以他又重游高唐。他到了高唐,果然也夢見了巫山神女。所以后來的人們就用云雨來比喻男女之歡。“云雨巫山枉斷腸”這一句的意思是,楚襄王為思念神女而斷腸,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巫山神女雖然很美,卻還不如人間的楊貴妃美,她哪里比得上眼前的花容玉面呢?
“借問漢宮誰得似”,這里又是用了一個典故:請問漢朝的皇宮里,有誰能像楊貴妃這么美呢?于是人們就想起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以算得上是絕代美人了。皇后趙飛燕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傳說她是一個技藝高超的舞蹈家,身輕如燕,能夠在宮女手里托著的水晶盤上跳舞,所以杜牧曾經有一句詩“楚宮纖腰掌中輕”,也是利用了這個典故,意思是楚王好細腰,宮女們為了討楚王的歡喜,就一個一個地把自己餓瘦,瘦得像趙飛燕一樣,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傳說趙飛燕跳舞的時候一陣風吹過來,漢成帝看見她輕盈飄舉的樣子,以為她要被風吹走了,就趕緊把她的袖子拉住。“借問漢宮誰得似”,大概只有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能夠比得上楊貴妃的美麗了,但是最后一句又說“可憐飛燕倚新妝”,這么美麗的趙飛燕,哪里比得過楊貴妃呢?因為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就是化妝、打扮,穿上漂亮的衣服,需要依靠裝扮出來才能夠和楊貴妃相比,她哪里比得過楊貴妃這樣天然的美,這樣不施脂粉的天然絕色呢?
所以在這一首詩里李白就用了兩個典故,把楊貴妃和巫山神女以及趙飛燕做了一個比較,他壓低了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貴妃,這是一種借古喻今的手法,在古詩中,這個手法是一個尊題之法,尊,就是尊重的尊,題,就是題目,尊題之法,就是突出主題,凸顯主要人物。
趙飛燕能夠站在宮女手托的水晶盤中跳舞,體態非常輕盈,而楊貴妃比較豐滿,所以,后人有“環肥燕瘦”的說法。因此才會有了后來的那個關于高力士污蔑李白的典故。在那個典故里,其一是說李白把楊貴妃比作趙飛燕,趙飛燕是一個比較放蕩的皇后,意思是說楊貴妃像趙飛燕一樣放蕩,另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用趙飛燕的體態輕盈來諷刺楊貴妃的肥胖。當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傳說是不真實的。
備注:高唐,云夢澤的高唐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