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爾的第99篇教育日記
家長問:
一位母親留言:孩子四歲,不喜歡與別的孩子玩,每當我要離開他就哭鬧,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爾說: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問題:
1.專注力不夠好;
2.情緒極端,行為異常;
3.對某事物形成特別依戀;
4.缺乏自信,也很難相信別人。
以上四種情況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只有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可健康地步入成長的軌道,等Ta長大后更能覺察自我情緒,和把握他人情緒變化,具有更高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和抗壓抗挫能力。他們不僅從自身內部,也從外部成就中獲得平衡的自我意識。
曾經一個來訪者對我說孩子讀三年級,談到去學校就害怕,學習成績也不好!在我的提問下她說出在懷孕期間裝富出軌,寶寶出生后幾乎置之不理,錯過了給予安全感最佳時期,可以想象他的孩子將來所面臨的困難會更多更嚴重!
安全感比任何物質起到的作用都大,看不見摸不著!對孩子而言安全感意味著穩定可控的感覺,穩定的物理壞境,固定的照料人,當孩子發出需求時家長要給與及時準確的回應。爸媽是否稱職,就看能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埃里克森說過安全感并非天生的,而是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3歲以前。當孩子出生以后,孩子和主要陪護人會經歷一個共生階段,兩個生物體緊密聯系,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并相互優化對方,這個階段是家長們給予孩子安全感的最佳時期。家長需要做到一下幾點:
1.有效陪護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家長低頭玩手機,孩子則在一旁干自己的事情。陪護不僅僅是負責穿衣吃飯,還要帶給孩子足夠的快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2.嬰幼兒時期,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在共生期,家長要盡可能理解孩子發出的需求信號,并及時給予回應,讓其滿足。多和孩子通過語言、肢體、表情交流,鼓勵寶貝表達,那么孩子對母親的信任也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3.穩定的環境
把房間布置得溫馨一些,不要頻繁更換住處;固定的陪護人,現代很多家庭選擇聘請保姆,如果頻繁更換,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4.繪本學習
如果孩子有了一些理解能力,那么就可以一起學習繪本:《我和爸爸》、《媽媽要生新寶寶啦》、《有一天》。
冷漠型的家庭最不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建立媽媽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各位寶媽們,加油!
今日反省:你的寶寶安全感足不足?請你留言~
我是李爾,愛教育忘記工作的人,專注解決孩子1~16歲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你的困惑我都經歷過,趕緊關注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