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師從王鵬程老師的先后順序,張家瑞是師兄,但素未謀面,我也是從鵬門知道有這么個人,家瑞堅持天天早上七點在微信群里和朋友圈以“瑞言早七點”的形式發每天的打卡語錄,從不間斷,印象深刻。
????聽說他寫了一本書叫《HEAT能量法則—超級個體崛起的4個關鍵要素》,就在年底買了一本,但瑣事纏身一直未能細讀。年末,當地“得到書友會”組織集中觀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中間穿插了一個“抽簽換書”的環節,我將這本《HEAT能量法則》作為“貴重”禮物獻給了得到的同頻中人,以期傳遞正能量。送出之后甚為遺憾,又買了一本,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細細品讀,并記錄了其中的重要主要內容和觀點。
?誠如鵬程老師所言,家瑞是一個內心強大,而又積極樂觀的人,希望家瑞的書、家瑞的人給所有讀者帶來力量和能量。讓我們認清生命的真相后,依然勇敢前行。
????誠如家瑞自己所言,《HEAT能量法則》“不是一本僅僅用來閱讀的書,更是一本個人成長的踐行手冊”,全書圍繞HEAT的模型(英文“加熱、熱量”的意思),即Habit(習慣)、Energy(精力)、Attention(注意力)、Target(目標)的主體架構,每章分為一個主題。
? ??一、習慣/Habit,能量的倍增
1、亞里士多德說“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可見習慣的重要性,人一旦形成一種好習慣,除非強大的外力干預,一般會伴隨一生。
2、習慣可以分為正向習慣和戒除習慣,前者如堅持早起、堅持鍛煉,后者如戒煙。對于“我要做什么”的正向習慣的培養,可以使用的培養模型是“觸發條件—執行—獎勵”,也就是:“if……(觸發條件),then……(執行),then……(獎勵)”。對于戒除習慣,直接消除是不現實的,但在同樣的觸發條件下,可以用新的慣常行為替代原來的慣常行為,前提是:新行為所帶來的的獎勵與慣常行為所帶來的獎勵保持一致。因此,要戒除某一習慣首先找到觸發條件和行為背后的獎勵(滿足了哪方面需求),從而用新的行為替代原來的行為。
3、習慣也可以分為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而思維習慣更為重要,因為很多行為都是由思維產生的。常見的思維習慣如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富人思維、產品思維、用戶思維、學習思維、成長思維等。而最常見的一種限制性思維是“沒有辦法”。
由于“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結果強化思維”的循環作用,要培養思維習慣,一是要升級認知,增強清晰準確的概念感;二是運用元認知能力覺察在處理事情時的思維習慣,用大腦控制大腦;三是反思遇到事情時的思維習慣,并思考好不好、怎樣優化。
4、要養成持續的習慣,一是要找到能啟動習慣的動力,往往包括外部誘因、足夠的痛和重要的意義;二是要擁有持續執行的自律,推遲滿足感。
5、在習慣養成中,有一些技巧,比如寫下計劃,將模糊的想法轉化為清晰的可執行方案;公開承諾,尤其是承諾給你在意的人并且承諾的內容不要太多;與別人“對賭”;設立獎懲機制;關注習慣養成中的已經完成部分等,還是非常實用的。
? ??二、精力/Energy,能量的來源
????精力管理包括者體能精力、情感精力和思維精力三方面的管理。
????(一)體能精力包括:
????一是定期運動,鍛煉身體的體力、耐力和爆發力;
????二是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注重營養搭配,多喝水等;
????三是保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以恢復體力、提升精力。
????對于定期運動、規律飲食習慣和高質量睡眠,書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可以拿來就用的方式方法。
(二)情感精力包括:
? ??一是在人際關系處理中了解人的DISC行為模型(D/支配型;I/影響型;S/穩健型;C/謹慎型),針對不同的行為類型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二是在人際溝通中注重3F法則(Fact:描述事實、Feel:表達感受、Focus:聚焦意圖);
????三是在自我情緒管理中“覺察、聚焦目標、抽離、接納”的四步法;處理他人情緒中“接受、分享、肯定、引導”的四步法;
????四是在和諧關系處理中,學會以“對方”為中心的移情傾聽;學會真誠、及時、具體地通過直接、間接、提問等方式贊美他人的外在、內在方面;學會對一個人價值肯定的表達感謝。
(三)思維精力包括:
????一是培養自信心,鼓勵多做—做到—因做到而得到肯定;
????二是管理焦慮,分析焦慮產生的欲望過高和欲望過快的成因,讓焦慮成為成長的動力;
????三是管理壓力,正確看待與處理壓力,轉換思維,讓壓力成為動力;
? ? 四是學會冥想;
? ? 五是定期放空緩存,激發創意,包括但不限于充足的睡眠、工作間隙放空、變記憶為文字、親近大自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