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從海拔5800多米的冰蓋上順著冰渠自由沖浪,在海拔3800多米的地方的數十米跳臺上一躍翻騰,嘩嘩地奔向雅拉友措——如翡翠一樣的海子。我把帳篷扎在湖水最近的地方,在寧靜的夜晚,仰望銀河。那從相對高度2000多米溜下來嘩嘩的聲音不知什么時候就開始了,永不停歇,似乎在向來訪的人們講述著一個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枕著一夜雅拉友措柔美的水,舒展我這顆不安分的心。
自勞動節去千佛山看高山杜鵑回來,端午節的外出行程也早在計劃之中,雅拉雪山之行,也正合我意。然而,此次出行卻少了平時戶外在一起的之之,也忘了通知小9,最后連晴雨也另有安排。我,這次就要真的一個人了嗎?事實上,我還是在一個團隊里。是木木和隊友們接納了我,很是感動。去年國慶去七藏溝,木木就在其中,只是當時沒有過多的交集,還有開心、小丸子和老鷹。千佛山之行,木木也同行。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辈挥枚嗾f,不成也說不過去了。所以,這次我就順利蹭到了這個有愛的群體。當然,這次小隊里還有我們的冰冰、王濤和卡卡,還有七藏溝的載河兄弟。從一個人的茫然到有組織的得瑟,就是轉眼之間的事。勇敢地把自己交代出去,即使是一塊石頭,也能給別人墊墊腳,何況我是一塊一點就火的木頭呢。
一路的玩偶陪伴
晚上7點半出發,自下成雅高速后途經G318這條川藏騎行線,一路顛簸。在第二天凌晨3點到瀘定下榻。早9點繼續趕路,終于在中午前到達中谷村,開始爬山。
一路美女如云,然而,我卻是一個不太會照顧姑娘的人。背著一個大而不太重的包,和我們小隊的漢子姑娘一起往前奔。直到回來曬照片,小馬都說,拿著一個相對好的相機,卻掛著一個只拍風景的鏡頭,風景照多得是,為何不拍人呢?拍人像才是正道!傻了多少年,這下似乎頓悟了。
其實,只要我們一路走走看看,就會發現,當山谷還沉浸在睡夢中,陽光早已光臨山頂。陽光沒有選擇對哪一座山峰更加關照,而冷落另一座山峰。雨露潤澤萬物,也沒有刻意偏向。但奇怪的是,有的山峰郁郁蔥蔥,有的山峰光禿禿的,巖石崩塌,順著山谷趟到了山腳。更讓人新奇的是,環顧周圍,多見于光禿禿的山和少數蔥郁的山,卻只有唯一的一座山有積雪,而且是終年積雪。那白雪皚皚的山就是當地人的神山——也是我們此行需要達到的山——雅拉雪山。生活也是如此,要么平平淡淡,生活很滋潤。要么轟轟烈烈,世人矚目。精彩的生活隱匿在平淡中,精神的高調受人尊崇,而更多的,在奮斗的路途中頹廢了。剩者為王,或許,當靜下心來想想,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此刻,我沉醉了。
那五顏六色的鮮花和女人們的氣質,以及漂亮的裙子足以讓快門閃個不停。那碧波蕩漾的翡翠一起成片的高山杜鵑花讓人贊嘆不已。還有那聳入云霄的雪山讓人贊嘆得窒息。當你在雅拉友措抬頭看雪山的時候,那兩千多米的差距似乎就是一兩百米的距離,讓你有一種擁抱她的沖動。在鏡頭里,峰頂飄蕩的云霧點點移動,讓人有一種伸手就可以摸到的感覺。然而,這的確是兩千多米的差距,至今,她還是一座沒有人登頂的處女峰。不,雅拉雪山就是一個女神。
一陣陣摩托車發動機轟鳴的聲音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響起,一小隊驢友希冀能借此翻越海拔4200米的埡口。然而最終,他們留在了沖鋒的路上。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已經停下來仰望著雪山,并不斷撿石頭鋪路。他們面臨絕境,但回答我的時候在無奈中有種堅強——都走到這里了,再怎么說都要翻過去嘛。我抬頭看看這坡度,看看這不成路的路,走幾步歇口氣,再往前走。直到星星光臨,我還是沒有聽到那震耳欲聾的聲音。雖然方式不一樣,但他們也至少全力以赴過。
這一次驢行,有專業的攝像師隨行,本次的主題是“在路上·旅行的意義”。當我全身心放松躺在雅拉友措的湖邊,抑或在湖邊聚餐,抬頭就能看到潔白無瑕的雪山??吹竭@翡翠般的湖水,浮躁的心就像被過濾了一樣。一路上的汗水,一路上的冰雹,同樣也有一路上的歡聲笑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加油的手勢,一次伸手援助……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想,大家相聚三天,不說把脖子扭斷了,也得把脖子都扭傷了。然而,這就是緣分。一路同行,雖然不能一一認識,但每一次總會有一兩個聊得來的,幸甚。有了木木、冰冰、丸子和開心,我們才有好吃的。有了老鷹、王濤和卡卡,我們才有了精彩的瞬間。有了領隊,才有了這次的精彩之行。那數十米落下來的冰塊,沒有砸中我,就算是這神山送給我的見面禮吧。
那嘩嘩嘩的聲音,成了夜里最美的聲音。她是一首搖籃曲,枕著入睡;她還是一首鈴聲,喚醒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