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蛋蛋老師的題目“對丁克族怎么看”。
我的態度呢是不反對,但不提倡。
看到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一提到‘丁克’即雙收入家庭不要孩子,不少人就會很直觀地認為他們不要孩子是為了‘自由’,實際深入到‘丁克’的內心世界,會發現他們不要孩子的原因并非那么簡單,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只是不提倡這種看似瀟灑時尚實際是反傳統(或者說是謬誤,嘿嘿)并且損健康的認識了。
丁克是一類人所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崇尚輕松自由,有點叛逆,也需要勇氣和膽識,它是一種前衛的家庭形式,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多見。從傳統與道德責任上是不提倡的,但也許“丁克”們之所以成為“丁克”,并不能夠簡單地理解為逃避責任。相反,不少“丁克”對于責任的理解可能要比一般人更為深刻。很多人正是在慎重考慮了自己承受責任的能力后,才選擇了為“丁克”的一生。這里所說的責任,有經濟上的——希望養育的子女能夠有最好的生活條件(當然生活條件優越不見得有利于子女成才,相反,倒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有道義上的——認為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才有教育子女的資格,因為做不到,所以索性不要后代。
目前有丁克征婚意愿的人,絕大部分出于事業上的考慮。這些人本身的文化層次比較高,易于接受新的觀念。還有一部分夫妻對婚姻的穩定性沒有把握,懼怕將來會發生變故,干脆不要孩子。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孩子的養育成本也比較高,有了孩子,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筆高昂的撫養費和教育費,對不少家庭來說,這些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但不要孩子并不表示丁克們對下一代就沒有愛心,一些丁克夫婦不但喜歡孩子,還會常常捐款給需要幫助的孩子的。
丁克夫婦的增加雖然從現有人口太多的角度來看是個積極的因素,但有人認為,從長遠來看它會起到反作用,不利于社會的正常發展。
丁克的夫婦沒有孩子的紐帶,一旦疏離,很難彼此靠攏,容易造成離婚或者出軌。有一同事,剛開始結婚達成協議丁克,二人世界維持了十年之久。其間他先生曾經提過一次生孩子的事情,看太太不肯妥協,先生就領回只小狗做兒子。后來先生說幫辦出國手續去旅游,直到后來要走時,先生才跟太太說要跟他出國的是他的情人?;卮鸷芎唵危骸八敢鉃槲疑⒆??!弊寫嵟奶珶o話可說。
老話講“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現在也少有人提起。有人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維系婚姻的紐帶,還有的人強調有個孩子能為家庭帶來樂趣,更深入一點的說法是:生育能使人加深對生命的感悟和認識。還有一種說法,說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或者,說得更崇高一點,生育本身是一種責任,是種族延續的需要。這些都很實際,但“丁克”一族的出現,也提醒將要或已經為人父母者,從決定生育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責任、一生的付出,這比生育行為本身意義更為深遠。
生育其實對健康有很多好處的。從醫學角度說,對于健康而言,研究的結論認為,不生育不僅對女性心理健康不利,而且將直接影響到生理方面。
兩種風景各有各的美,但只有前者才讓人覺得沒有遺憾,它給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家庭一道完整的風景線,那一種感覺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