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也許是實習以后吧,自由成了我最奢侈的向往。每一天我都無比期待忙了一天以后洗刷完畢換好衣服躺進被窩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我最自由。
不管白天我要教多少學生,講多少節課,批改多少作業,處理多少事務,面對多少人,回答多少問題,在和工作、領導、同事、學生、家長辛苦周旋了一天之后,從躺進溫暖的被窩里那刻開始,我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這個時間特別寶貴,所以我不敢浪費,全部用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放松的事情:心安理得地刷一下今天的微博,悠閑地看幾集緩存的電視劇,靜下心來跟家人聊會兒天,肆無忌憚地跟朋友吐吐槽,沉淀下來寫寫東西……總之是不被打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回想起從前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有很多的空閑時間,所以這些事情幾乎是我的日常。理所當然地,我了解國家大事,知道娛樂圈的新聞,每天和家人視頻,和朋友天天廝混,時不時吃個大餐,周末還可以去逛逛,過得舒適又自在。
如今這些閑暇時間卻不像從前那樣容易得到了,在上班時我沒有一點空閑,要馬不停蹄地忙這忙那,一天下來焦頭爛額,身心俱疲。
所以只有晚上睡覺前我才能短暫地放空一下自己,這段時間里我不再是“老師”,而是我自己。
我不必再為了學生的一切而煩惱,也不用擔心學校的任務,更不用回答學生家長的所有問題。也只有這個時候我才可以閑一小會兒,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干,只是胡思亂想,信馬由韁。
我突然很想念從前:自由自在,無憂無慮。我開始認同那句話:一個人最無憂的時候就是學生時代。
但是不管有多懷念,我都知道回不去了,那段時光只能在回憶里珍藏了。
回不去了,那些年上過的課,讀過的書,跑過的操,旋轉的筆;
回不去了,那些年早起的困倦,午睡的滿足,晚自習的作業,宿舍的夜談;
回不去了,那些年傳過的紙條,發過的呆,犯錯的懲罰,心里的悸動;
回不去了,那些年寫過的字,背過的單詞,漫天的試卷,殘酷的排名……
我悲哀地發現學生時代所有的美好和不美好都回不去了。向我迎面走來的,是工作的方方面面,選擇、責任、壓力、成績等等。
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陌生又緊張,新鮮又恐慌。當學生的時候我雖然有課業負擔,有升學壓力,有各種考試,但全憑我自己的想法,想學習了就學習,不想學習了就放飛自我,只要不觸犯法規校紀,頂多也只是被批評一下,沒有什么嚴重的后果。
但當我成為了一名老師呢?我再也不能只由著自己的性子去生活了,更不能隨意決定我的教學了。
這個認知來源于教師的職業道德,來源于對每個學生的責任,更來源于對教育的熱忱,對教育的尊重。
盡管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我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愛學習,會學習,也有的學生怕學習,不想學習,學不會習;
盡管我清楚地知道前者容易教育,容易教出成就感,后者比較費心,不容易教出來。
但是我都必須一視同仁,因材施教,盡量拉扯每一個學生去學習,無論是受到前者的感激還是后者的抵制。
因為我深知這份工作的特殊性:我面對的學生是8歲的孩子而不是18歲的成年人。
他們沒有對未來的計劃,如果沒有特別出眾的才能或者對別的東西表現出濃厚的愛好,他們此刻最好的選擇還是接受教育;
這個年紀的孩子完全沒有定型,像一張白紙有著無數的可能,他們的人生會是怎樣的軌跡我們誰也不知道;
他們只是孩子,多數貪玩而沒有自制力,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邊拉他一把,他也許就好好做人,好好學習了;不管他,他也許就此沉淪,道德可能會走偏,成績也可能會越來越差……
正因為他們沒有獨立的思想,不知道此刻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所以才需要有人在旁正確引導。
而這個人,更多時候指的就是老師。
所以不管是因為我的職業要求,還是對教育的熱忱,我都必須負起引導他們做人,指導他們學習的責任。
所以每次當我的教學出現瓶頸,當我對這份職業產生懷疑,當我對自己的能力開始不信任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這份工作也許我做不到優秀,但我選擇負責任,選擇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因為我不能毀了一個孩子最初的希望。
正是這個認知支撐我在無數次被氣暈,無數次想放棄的關頭堅持下來。
于是不管他們抵觸學習也好,怕學習也好,我都盡量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再努力增強課堂的趣味,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愛上學習;
于是無論我多少次強調知識點,糾正易錯點,而他們還是記不住,還是犯錯的時候,我也控制自己不要發火,而是又一遍講,又一遍提醒他們注意;
于是不管他們不寫作業也好,應付作業也好,我都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們,再假裝嚴厲地批評他們,甚至采取一些措施來懲罰他們;
但我必須說,想做到這些真的很難。還是免不了我講課講到聲嘶力竭他們卻不聽講做小動作;還是免不了我提醒到自己都厭煩也避免不了他們的錯誤;還是免不了我一次次的批評懲罰他們卻仍舊不寫作業……
于是我失望、生氣、規勸、他們卻沒有改變或收獲甚微;
于是我批評、教育、懲罰他們;
然后我為自己的批評過重而后悔、內疚、反省;
于是我試著克制自己的脾氣,卻在他們下一次的犯錯中繼續生氣、規勸……
如此這般無限循環。
有時候我常常想,不要做這份工作了吧,責任太大,太操心,太容易生氣,太容易衰老,對身體不好,幸福感低。
這些想法卻又因為他們一句甜甜的“老師好”而猶豫;因為他們一雙雙純真無邪的眼睛而落敗;因為他們一個細小的進步帶來的成就感而打消……
于是,今天我還在這個崗位上堅守著。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沒有堅定的信念支撐的話,我能在這條路上走多久。
也許有一天,我厭倦了批改不完的作業,也受夠了糾正不完的錯誤,更承受不了教學的壓力,還被付出和努力不成正比的失落摧毀了,然后我就突然放棄了。
我想即便真有那么一天,我會理解我自己的決定。
但是,在其位謀其政:在被稱作“老師”的日子里,我還是會用心愛這些孩子,真心對他們負責。
因為這是我作為一名老師應該有的自覺,更是我選擇這個職業最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