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深夜黑,似乎是傾聽心聲的背景色,夜幕下,四周都是寂靜的,暮寢而思之,今日有一幕,常常繞心頭,浮腦海。
? ? ? “老師,老師,X班開大食會,A去要糖吃了,班上好多同學都去要吃的了。“剛到班上,就有學生迫不及待的告訴我,那時的他邊笑邊說,其他同學也聽見有吃的,正準備參與其中。
? ? ? 聽罷,出門趕緊朝X班看去,呵,不僅僅是我們班,還有其他班,甚是熱鬧,很多孩子眼巴巴的朝X班看去,還不時的叫上熟悉的同學名字,一邊拉著一邊說著:”我也要,我也要。“更有甚者,X班孩子從教室內扔了一盒餅干,呵,好家伙,一窩蜂的去搶,那場景簡直不忍直視,看的人真是心生不悅,當時火冒三丈,已然忘了來教室的目的。
? ? ? “B,立刻!馬上!讓三班所有同學回教室,尤其是那些正在要吃的同學!”剛說完,C同學邊走邊說著自己拿到了什么,更有意思的是還將零食塞到自己上衣里,看來還是知道班規的。
? ? ? ”老師想問你們,剛才那么多人在要吃的,你們覺得像什么?"
? ? ? "像要飯的。”異口同聲道。
? ? ? “那想問你們,家里能不能買得這些零食”
? ? ? “能”
? ? ? “你們想吃,爸爸媽媽會不會給你們買呢?”
? ? ? “會”
? ? ? “既然買得起,爸爸媽媽也會給你們買,那為什么還要去想那樣要呢?“
? ? ? 興許是知道那樣是不對的,學生聽了都安靜不說話。
? ? ? “如果想吃零食,咱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講,讓他們給你買,雖然你們現在不懂什么事“尊嚴“,但我告訴你們的是,遇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而不是像剛才那樣去討要,那樣做是很沒有面子的,以后哪怕是咱們隔壁班開大食會,你們也不能再這樣做了,懂嗎?”
? ? ? 跟他們講完后,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太嚴了,對他們的要求太多了,亦或是管的太多了,畢竟他們還是懵懂的小孩。但回頭想想,懵懂的小孩不正是培養努力奮斗意識,培養有尊嚴之心的好時間么?于是,有了如下幾點思考:
? ? ? 第一,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關于努力奮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想必家長從孩子懂事起就開始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這就不過多累述了,只是今天的事讓人不禁想起前兩天云南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的視頻,“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靠伸手要來,不是翹起腳就來的”金句不正好告訴孩子,等靠要已是過去,拿來主義不再流行。雖然,他們還小,今天為零食伸手要,那以后要習慣了,明白,原來獲得想要的東西是多么容易,不需要付什么代價,只需要伸手就可以了,然而,這樣思想種子,不想讓他們悄悄埋下,就讓我做一個惡人吧。
? ? ? 第二,尊嚴之心不可無。就今日之事來言,這里的尊嚴更多的偏向是自尊,是懂得自我尊重。”尊嚴“,一個看似很大的詞,似乎與三年級的孩子搭不上邊,其實不然,私以為,從小培養尊嚴意識,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陳太丘與友期行》中,遠方時年七歲,比三班的孩子還小,能毅然說出”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之語,并做”入門不顧父友之引,試問,這不是尊嚴?維護父親的尊嚴,維護自己的尊嚴;曾經被選入五年級語文教材的《尊嚴》一課,骨瘦如柴的石油大王在美食的誘惑之下,哪怕餓的前胸貼后腹也依舊堅守尊嚴的底線,不接受嗟來之食,始終堅持著要通過勞動獲得。姑且不去討論這文章是否是捏造,但這難道不是編委會有培養學生尊嚴意識之心?《禮記.檀弓》中黔敖的“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之語,對尊嚴的闡釋是如此的鏗鏘有力。
? ? 陶行知也曾說過:”要人敬者,必先自敬。“學會尊重自己,然后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就像今天學生在向X班同學要吃,其他班同學看的哈哈大笑,其中看熱鬧的學生還說到:”就像在給動物喂食。”是的,這話很難聽,至少,我是學生的班主任,仿佛在說自己的孩子,很是不爽。但試問,要零食吃的孩子,你們尊重了自己嗎?印度“小說之王”普列姆昌德說:"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其實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難道不是嗎?
? ? 對孩子來說尊嚴是什么呢?是男兒膝下有黃金,還是不能忍受胯下之辱?現在的社會把尊嚴描述的好像只有成功人士可以擁有。其實現在小孩子是有尊嚴的,而他們更多的將尊嚴形象化成了面子、好看,正如今天問他們:”你們覺得要零食,好不好看“? ? ”不好看“,并隨即說出了幾位要零食的同學名字,那幾個孩子也是心甘情愿的上交。我始終相信一個在充滿尊重、尊嚴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懂得做人之本。他們自尊、自愛、自信,也懂得尊重他人。面對困難,他們也會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魄力與勇氣。
? ? 也許會有人覺得我這是小題大做,不應該將這么件小事情上綱上線,畢竟他們還是孩子,是的,正是因為他們是孩子,還來得及去教育;正是因為他們是孩子,還來得及去管教;正是因為是孩子,還來得及撒好習慣的種子;正是因為是孩子,還來得及將不好的扼殺于搖籃之中;他們還是孩子,這個“孩子”,希望是好孩子、希望是懂得努力之后的果實更香甜;希望有尊嚴,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孩子。? 寫到最后,還是那句老話,只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噴,看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