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被各互聯網大佬推崇的書終于出了中文版。網上可以找到很多真知灼見,比如傅盛寫的,在此不贅述。摘錄一些我認為有價值的觀點以及我的看法。
1. 獨立思考
本身沒什么好說的,但我們常常忽略這點。比如工作中常見的是,業務方和老板會提各種需求,有重要的,也有靈光乍現腦洞大開的需求,有時候還會是互相矛盾的需求,以及變來變去的需求。如果你有2個以上的老板,那么更要恭喜你。如何展開工作,就能看出產品經理的功力了。
2. 機器輔助思考
還是很驚奇的,達利歐在上個世紀70年代,PC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引入輔助決策。他甚至說,沒有計算機,他的基金公司橋水不可能取得后來的成功。
他知道最重要的不是用來預測價格(如果真能做到當然牛鼻,事實上很難),而是知道在每一個時間點上如何對可獲得的信息作出合理回應。
每筆交易前,他都會寫下這次決策的依據,結束之后再總結下這些依據的實際效果如何。后來他就把這些轉換成算法,用歷史數據檢驗這些依據,在根據具體結果改進這些決策規則。然后再把現實中的數據輸入系統,利用計算機再進行處理。
在同時思考多個因素方面,計算機比人有優勢,而且不容易受情緒干擾。隨著發展,系統可以很好地把所有人的知識累積起來。
極少數時候系統要推倒重來,比如發生了沒有計入程序的異常事件的時候,像911。但這種時候作者說不到2%。另外,人在想象力、理解力等方面是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所以人的大腦和計算機的合作才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