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什么突發(fā)奇想寫這個命題呢?其實是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曾經(jīng)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很迷茫,并對賺錢這件事情完全失去了興趣;第二是昨日我朋友的丈夫問我的一句話:“你都可以堅持辟谷,可以不吃飯,甚至吃素了,干嘛要賺錢呢?”此話講的讓我非常詫異,原來我的行為舉止在他們眼中可以超脫世俗,放下賺錢這件事了!那剎那間,我感覺我應該用我所理解的修行賺錢來好好解釋一番!
能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肯定都有對于賺錢這件事情迷茫的吧,甚至會想修行怎么可以有賺錢的欲望呢?不是應該放下功名利祿,放下對于金錢的一切妄念那才行嗎?大家想的都是對的,當我們真正選擇成佛這條路線時,心中確實應該放下對于所有一切的執(zhí)念,用有為法來修行法門,打開阿賴耶識的記憶,擁有智慧,悟其真理!可是大家想過沒有,當我們連人都沒做成功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走佛的路線并去實踐佛的一切經(jīng)歷嗎?仔細想來,這完全是一種謬論?。》鹜?,也就是悉達多太子,他為什么可以放下對于世間所有的一切呢?那是因為他擁有了世間的一切,金錢,權(quán)利,女人,智慧,在擁有這個高度的前提下,他卻可以全部放下這些世間欲望,一心求法,悟道,了脫生死,心系于為大眾離苦得樂,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只有在真正擁有的情況下,實踐過卻不被這些物質(zhì)外在的相所迷惑那才是真正的放下!在此舉個例子,大家都應該知道馬云,他在世間那么長的時間創(chuàng)業(yè)并獲取成功其實就是入世煉心,如此大的成就早就開悟了,能夠到達忘我無我的境界,如果馬云出家修行絕對是大師級別的人物,這樣的人成就了再放下再去學佛,絕對有成就!因此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在佛門里有一番作為的人,不是具備了很高的綜合素質(zhì),具備了高尚的品德與情操,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所成就的?我們好好完善自己,好好修行,就是對社會、對人類最大的回報,也是我們做的最大的功德,種的最大的福田。通過紅塵修煉自己的品行,重重磨礪讓你全然忘我無我的去修煉自己的心,所以紅塵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言歸正傳,我們目前的狀態(tài)是什么呢?連人都沒做好,就開始想著去解脫出來,那行得通嗎?古人清楚的告訴我們:“未成人,焉能成佛?”身處世間,不好好把自己的責任義務做好,就想著了脫生死,不進入輪回?學佛成佛是欲望執(zhí)念非常大的人才能做的事情,一般人真的不容易達到這個境界,世間人只是想獲取財富、地位、幸福,而修佛是要了脫生死,擺脫輪回,不生不滅,大家說說看看哪個欲望更大一點呢?因此不要說出家人沒有執(zhí)念,往往就是這個執(zhí)念出家人才能得到他們內(nèi)心想要的。因此對于許多在家修行的朋友們,如果真的想要走這條修行道路,入世煉心,在人世間好好做出一番事業(yè),努力的賺錢,利用“錢”這個工具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父母生病了,作為子女,是不是應該利用錢去救治并照顧;孩子學習,是不是應該利用“錢”這個工具去培養(yǎng);看到地震了,是不是應該利用“錢”這個工具去捐款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最簡單的就是你餓了,是不是需要利用“錢”這個工具去填飽肚子?這些都是非?,F(xiàn)實的事情,我們要認清現(xiàn)實給予你的經(jīng)歷,并正確理解“金錢”所代表的意義是什么,而不是扭曲認為“金錢”就是貪的表現(xiàn),這是多么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能正確認知“金錢”,把金錢當成是生活的工具,如同燒菜需要菜勺,炒好菜放下,不去掛念,就在需要的時候去操作就可以了。金錢是生活的貨幣流通,缺失了會讓人心里缺乏安全感,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拿捏在手里,想方設法的去得到更多,去實現(xiàn)自己的另一面的貪欲,比如男人有錢就變壞的理論,這就是用自己的另一個貪欲去獲取財富,那么這樣就是做了金錢的奴隸,而我們需要的是利用金錢這個工具去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比如:可以贍養(yǎng)父母,培育孩子,幫助需要的朋友,救助孤苦無助的孤兒等等,用這份善心去執(zhí)行自己的心中的使命,這樣的動力去賺錢金錢,去利用工具,那么一切就順其自然了!
做最好的自己,學而時習之,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駕馭金錢工具去幫助更多需要你的人,這樣活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就真正體現(xiàn)了,那么也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不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