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送完老婆上班,
在車上分享了,
早晨閱讀和寫作的感受。
在某一瞬間,
有一種淺淺的愉悅感,
回到家,打開電腦,開始記錄。
現在敲下的文字,
是今天第二篇原創。
這是一種體驗,
記錄感受的寫作體驗是美好的。
這個暑假,
是有點焦慮的,
總覺得自己哪哪不對,
時不時會體驗到說不出來的難受之感。
自我分析也找不到答案,
德爾菲神廟,認識你自己,難怪是神喻。
別人說你幸福就幸福,
別人說你不幸福就不幸福?
這對嗎?
顯然有問題,
別人是誰?別人是真實存在的?
還是自己腦子里的另外一個聲音?
TA重要嗎?
到底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這句話,當下是覺得沒問題的。
那這個暑假自己幸福嗎?
先看看這個暑假都干了些什么?
陪了一個月的娃,
之余,學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東西。
原本以為,學習應該是越學越快樂,
越學越清晰,
但是,很多時候,腦中對于很多觀點,
會有正反兩種聲音,覺得對,又覺得不對。
這是一種不確定,
因為我想認知閉合,
不確定帶來不閉合的痛苦。
而有一些時候,
會去問:什么是意義?什么是快樂?什么是變化?什么是幸福?
這么一問,
對于認知的閉合會痛上加痛。
有種我在凝視深淵,而深淵也在凝視我之感,
有種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之感。
我隱約感知到,
我的某些元認知,
已經發生隱性的改變,
我需要對于某些信念進行修正了。
今早在車上,
第一次對于“幸福”二字,有了屬于自己的認知和理解。
如果說,幸福是一種感知,
那這種感知隱含了固定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的兩種假設。
無論那種思維類型的人,
都可能是幸福的。
就像過去固定性思維的自己,
覺得自己挺幸福的,
因為當時的自己,擁有絕對穩固的閉合認知,
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但現在思維結構發生了變化,
原本以為會比過去更幸福和快樂。
但卻發現,
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
對于快樂的感受在變化,
對于意義的理解在變化,
幸福感的來源從基本物質需求,
開始不斷向尊重,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高階需求遷移。
我在問自己,
成長性思維的世界里,
什么才算幸福?
也許,幸福是一種覺知的存在,
能夠隨時隨地進入自我,看見外界,連接和整合內外,
并生發出健康美好,向上向善的存在狀態。
幸福的整合狀態,不是一種起始的閉合,而是一種不斷的生長。
如果說,幸福是一趟旅程,一趟不斷感受內心,體驗外界,將其連接的整合之旅。
會有啟程,會有考驗,會有啟蒙,也會有歸來。
在這個旅程里,將拓展,刷新和替換一些過去的元認知和信念,
對某些價值進行重塑和接納,系統性改造個體認知,面向當下和未來更好的那個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這個隱隱作痛的暑假是有意義的,也是幸福的。
因為,也許它讓我淺淺的理解了,
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