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母校發生了一件略奇葩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有一家與我們學校簽訂合作協議的技術公司,每年都會從我們學校招收一大批實習生,一來為公司提供廉價勞動力,二來遴選優秀實習生儲備人力資源,三來為學校解決了就業問題,第四還能給學生提供寶貴的工作經驗,可以說是多方共贏的項目。
但就在前段時間,這樣一個人畜無害的項目卻宣告破產,公司與學校鬧得不歡而散。原來是因為一些學生嫌實習工資太低,覺得公司在剝削他們。于是在一個學生意見領袖的組織之下,眾實習生聯合起來,大義凜然的造了公司的反,拒絕上班。
這樣一來不僅打亂了公司的陣腳,還讓學校背負了違約的嫌疑。這事如何善后,我作為一個局外人都覺得頭疼。
其實這家公司與學校的合作歷史算是比較悠久的,至少在我讀大學那會,就已有所耳聞。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也挺詫異,專門找到知情的老師了解了情況。
老師告訴我:其實那些實習生的工資在當地并不算低,平均在1000-1500元上下,完全符合本地市場的普遍水平。
而現在這樣一鬧,學校與公司已經終止了合作,下一屆的實習生就要苦逼的自己找實習單位了。聯想到層出不窮的傳銷詐騙和遍地不靠譜的小公司,這件事可以說損人不利己。唉,這些孩子啊。
我覺得,更高的薪水是每個人的正當追求,但正當追求應該用正當手段去獲取,而不是為自己的任性賦予一個高大上的理由,擼起袖子鬧革命。
我們應當明晰兩點:
1.職場里你創造的價值與你的薪水是正相關,但薪水一般會低于你的價值;
2.漲薪要靠能力,絕對不能靠罷工,除非你給自己的職業定位是富士康流水線。
為什么會有實習生這個概念?實習本質上是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一個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讓他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平緩過渡。你知道公司不會指望一個實習生馬上成為核心員工,可為什么你就覺得實習生應該獲得不亞于正式職工的薪酬待遇呢?
事實上,哪怕是一分錢不給,實習生對許多公司而言也是負資產。據我所知一些公司之所以招實習生,僅僅是盡一下大公司的社會責任而已。這就是為什么有一些實習崗位不僅不給學生發實習費,還要學生交學費的原因。
大部分實習生是沒有創造價值的能力的,反而會占用公司的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而反觀一部分追求高薪實習的學弟學妹,我是真太不相信你們迫切的想要多拿一兩千,是為了養家糊口。
誰都是從學生階段過來的,大學每月幾百塊的生活費你都能活的有滋有味,怎么1500塊就讓你難以為繼了呢?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學弟學妹們沒有弄清楚實習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萬丈高樓平地起,凡是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幾個人一畢業就當管理,更不要做還沒畢業就拿高薪的美夢,那樣的幸運兒只是鳳毛麟角罷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