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xù)續(xù)看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處》,雖然沒看完,已經有很多篇章觸動內心,不吐不快。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边@是一條普羅大眾都知曉的定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真實性,凡事力求找到最便捷有效的方法解決。
高效,是我從這條定理中汲取到的最大知識,也是最堅定不移的方法指導。
可是,自從我有了小寶寶,自從我開始教一年級之后,我陷入了對自己高效政策的懷疑否定中。
如何高效教育家里的寶貝兒?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購買了大量育兒書籍,爭分奪秒閱讀;流連于各大育嬰論壇、公眾號,瀏覽每一個問題和解答;摒棄從不看視頻的習慣,第一時間點開每一個有關嬰兒養(yǎng)育的視頻,細細觀看……可以說,我盡了一切努力,學習總結,想要以最高效、最優(yōu)越的辦法養(yǎng)育寶寶,卻收效甚微。寶寶六個月時,肺炎住院;濕疹一直長到八個月才開始好轉;一周歲回老家時,水土不服,上吐下瀉;18個月還不會叫爸爸媽媽……這一切都跟我理解的高效背道而馳。為此我特別苦悶、焦慮,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失敗的媽媽,陷入抑郁狀態(tài)。
在我憂心于寶寶的教育時,新的學期到來了,領導安排我教一年級。對我而言,這同樣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常規(guī)管理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我也試著用自己的高效理論來完成這一目標,于是做好計劃,每天訓練一個管理點,心想:不出一周,他們絕對會明白自己上課該如何坐,下課該如何走,什么時候發(fā)言,什么時候喝水,怎么排隊,怎么敬禮……然后,就是我一敗涂地,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
在無數次受挫,無數次自我反思,無數次研究小孩子心理狀況之后,我終于明白: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沒有高效一說。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時間,我能做的就是不斷教給他們什么是正確的,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一天不行就兩天,一周不行就兩周,一月不行就兩個月,一年不行就兩年……半點兒也急不得。
高效,并不適用于教育孩子。孩子像花兒一樣,需要陽光雨露肥料的滋養(yǎng),更需要時間的成全。靜待花開,靜待生命的綻放。
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可謂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于是,你必須加快速度才能跟上社會的發(fā)展,你必須提高做事效率,加快開車腳步,減少睡眠時間,否則你就是在浪費生命。于是,很多人忙得像個陀螺一樣,要把自己的生命力無線延長,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完成無限的事業(yè),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化的意義。
為此,你又失去了什么呢?
熊培云在《梭羅的樹林》中講到有篇南美小說寫道:“堵車讓交通陷入癱瘓狀態(tài),由于短期內毫無改變的跡象,司機們紛紛放棄了汽車,徒步到臨近的村落尋找食物。最后,他們不得已在道路兩旁種起了莊稼。在車龍動彈之前,有人懷上了孩子,接著孩子呱呱落地……”大家都想要快,卻反而都不得不慢下來。生命自有其發(fā)展的軌跡,生活也是如此。
高效本身并沒錯,滿滿的正能量。但如果用高效來衡量一切成敗得失,卻是萬萬不敢茍同的。生和死是生命的兩點,可誰都不愿意在這兩點之間走直線。河流彎曲是為了哺育更多的生靈,我們的生命拋卻直線,也來一點彎曲;拋卻緊張,也來一點平靜;拋卻速度,也來一點悠閑;拋卻高效,也來一點耐心,不也是一種豐盈嗎?
借《梭羅的樹林》一段文字結束:“什么時候我們能像流浪漢一樣自由?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羅筆下郁郁蔥蔥的樹林?在那里,簡單生活不被視為一種墮落,勤勞的人節(jié)制勤勞。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時間的溪水里垂釣天上的星星,不必終日奔波于風塵??创蟮睾畞硎钔?,四季消長分明;看種子播撒信念,古樹支起蒼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