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
小說的整體色彩及場景塑造,都過于浮夸。
甚至連人物心理的表達,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很好的一個題材,卻硬是被拍出了擰巴、悲痛的存在。說是文藝片,卻有點不搭邊。
十三歲開始,短暫的初中生涯,她們相聚,相知,相守。
共同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
甚至好到幼稚的以為,兩個人,就可以就此一輩子。
是的,誰都有這樣的時候,也都有這么好的朋友,好到干什么事都要一起,甚至希望永遠如此。
那時的我們從來不知道什么是差距,不知道什么是家庭背景,不在乎彼此的成績,更不會在意彼此的穿著,只是單純的因為,喜歡和你在一起而已。我們也覺得,就這樣了,彼此就是此生最好的朋友,永遠可以一起生活。
可是,真實的生活,卻生生的將我們分開,甚至活成了彼此討厭的樣子。
它讓我們明白了我們和別人的不一樣,什么是差距,什么是兩個人只能各有各的生活……
七月考進高中,從此開始了埋頭苦學的求學生涯。
而安生,用她自己的話說,終于獲得了自由,早早步入她最能游刃有余的社會。
這期間,她們依然可以沒有隔閡,無障礙交流。
但是,在安生把七月讓自己放回去,但是自己卻堅持偷走的東西拿出來送給七月的媽媽時,她們的價值觀就已經產生了分歧。
既然是最好的朋友,彼此間當然不能存有秘密。
七月將自己喜歡的男生告訴了安生。
安生在那一刻,恍惚的同時,也明白了,好朋友是不存在的,因為已經被別人搶走了,而這個人,自己卻絲毫不認識,不了解。
更多的,我覺得是有嫉妒吧,為什么,我們要過不一樣的生活,我們明明說好要一直在一起的么?
為此,她專門去見了所謂搶走七月的男人,還警告他,不要亂來。就因為,她是在七月給她介紹家明之前,就已經見到了家明,她也自此喜歡上了家明。
慧眼的七月,怎么可能看不出來,所以,她才在安生選擇離開的時候,沒有讓她留下來。
誰都會,只想維護自己的利益,自己喜歡的人,怎么可能輕易放手,即使放手了,也最不想看到他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吧。
影片在這之前,可以說絕對的是現實生活的還原,閨蜜之間的所有小心思,刻畫細膩而又真實,有毫無保留的分享,也有彼此的各懷心事,及至她要開始過自己不知道的生活,內心生出的嫉妒……
這些,都是我們成長中經歷過的少女情節。或許在男生看來,過于糾結,甚至擰巴至極,但是,這在女生之間,卻就是這樣平常的存在。
影片的后面部分,個人沒有任何感覺,因為這樣的生活,離我們過于遙遠,甚至讓人覺得是為吸引觀眾,而故意的夸大。
而朋友間的情誼,才是讓我最有感觸的地方。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與身邊的朋友有了隔閡,發覺了我們差異的存在?
幼年的感情,沒有物質比較,沒有原生家庭的差距,更沒有各自的小心機,但是隨著社會在我們身上印記的加重,朋友間被貼上了太多的標簽,卻很少有情投意合這一說。
此刻想起的,依然是對純真友誼的懷念,那時的我們,絕沒想到會有今天這么多的攀比與防備。
我的喜悅與悲傷,已全然不會告訴你,我們在一起,除了懷念與唏噓,只剩尷尬。
希望你還有真實的友誼,不用防閨蜜,不用被人防,能夠敞開心事,與她人暢談。
懷念過去,懷念舊時光,懷念你清澈的眼神,無所顧忌的心事……
少年的我們,都是熱烈而堅持的,那是一種光芒,引人入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