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到辦公室,掏出手機,4個未接電話,嚇了一跳,趕緊打回去,原來同事在上班路上被車撞了。
急忙往醫院趕,8:55,正是上班高峰,毫無懸疑地被堵在高架上,看著眼前一溜煙的汽車尾巴,心里焦急起來:一來一回半天又沒了……
因為電話得知CT顯示同事胸骨骨折,其它沒大礙,所以才想到同事的工作和自己今天的計劃,因為這意外怕是要耽擱了。
車蝸牛一般緩緩爬行,我的思緒也越飛越遠,對我來說,這意外小的不值一提,只是影響了我的工作進度,后面抓緊點或少睡幾小時就頂上了。如果象同事一樣呢?傷筋動骨100天,他的工作怎么辦?要是更悲劇一點呢?不禁地心驚肉跳起來......
曾經看李敖訪談,聽他說自己不坐飛機也不坐船,不禁啞然一笑,因為我也很害怕坐飛機,那腳不沾地的感覺讓我心里很沒安全感。
說到底還是怕死,但現實中,死又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情,哪怕就是無常的死,自己似乎也眼見了許多:
小學四年級,同年級的一男同學因在河里游泳不幸溺水而亡,他媽媽是我們學校的數學老師,每每看到她落寞地走過心里都跟著難過;
工作時,姐姐的同學是我同事,那一年他應該32歲,女兒剛上小學,因腸道癌去逝;
同時,一新婚的同事,懷孕的老婆被發現白血病,女兒生下沒多久,就撒手人寰......
第一次參加的葬禮,是送一個50歲的朋友。平時玩的好好的,國慶節后發現胃癌,住院,開刀......第二年春就走了。
每次去醫院看著他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忙前忙后地伺候,心里都說不出的悲痛。最后一次去,他媽媽只能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用棉簽沾水潤他干裂的嘴唇,平時高高大大的一個人,躲在那里,瘦小的讓人難以相信——“燈枯油盡”,就是這感覺......
佛曰人生有八苦, 我們把這不正常的不幸稱作意外,感嘆人生無常,造化弄人,但這意外,這無常何嘗又不是必然的,正常的呢!
曾經有心人總結了國內外“臨終前最普遍的十大遺憾”:
第一:沒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工作時間太長,沒有好好陪伴家人
第三:沒有注意身體健康
第四:把錢看得太重
第五: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第六:沒有實現夢想
第七:沒有好好享受美食
第八:沒能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第九:太在意別人怎么看自己
第十:忽略或傷害了曾經閃亮的友情
在寫《至死都是十八歲》時,想到自己雖然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依然還帶有封建禮教的烙?。涸诩覐母?,出嫁從夫,工作從老板,過著按步就班,隨遇而安的生活。沒有追問過自己的內心想做什么,喜歡什么,甚至很少去安撫自己疲憊委曲的心。
反思后寫下了未來的目標: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一都去嘗試下,都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比如,跑步速度達到10公里/小時,一星期努力碼好三篇文,文章寫順手后,再去學學攝影,彩鉛畫……
這也算是自己的《遺愿情單》吧!當把它寫下來的時候,每天要做什么立刻就清晰起來,有了緊迫感、激情和動力。
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生命的長度,只有盡力讓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走在追求不留遺憾的路上。
每一天活的充實而恣意,才能向死而生,不忌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