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喪文化如潮水一般流行。
甚至有"喪茶"直接開到實體。
很顯然,追捧者遠遠比預料中的多。
喪文化為何突然獲得了如此大的市場呢?
人們長久生活在各種壓力之下,包括生存壓力(衣食住行)、情感壓力(親友愛)、精神壓力(來自生活的疲憊堆積、內心可想望而遙不可及的追求)。哪怕再樂觀的人,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所以,能夠讓身心上的“喪”堆積得到一個宣泄口,是很重要的事情。
2
當然,這也許不應該成為喪文化流行的必然原因。
畢竟,天下之大,方法之多,我們本可以選擇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做疏解。
但是,無論哪種方法,大概都不及“喪”這種宣泄來得直接痛快而透明?
畢竟,動物們一旦有了什么暴躁的情緒,是會情不自禁地就宣泄出來;而人的本源是高等動物。
換句話來說,這是最原始的本能。
3
人因懂得自我思考與調控情緒而高級于普通動物。
但這并不代表人在進化過程中能夠完全抹殺這種本能。
是以,有意無心的流露,再加上一些點撥,是完全能夠輕而易舉地吸引到更多的眼球,引發更多的“共鳴”。
研究一些大號,當他們使用到所謂的標題黨等一些技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一點能夠得到一定印證。
挑撥人們的情緒,事實上,這種情緒也的確存在,只不過,很長時間以來,被理性地壓制在靈魂底層,一旦顯露出來,便掀起軒然大波。
4
但是,話說回來,人們確實是具有一定理性的高等動物。所以,具有煽動性的言論也許能夠激起一時的波濤,但終究不能夠長久地洶涌下去。
無論浪潮翻滾得多么猛烈,在這大浪中間,終究還是有理性看見潮頭的人。
所以,喪文化的盛行喻示著什么呢?
一方面,它是千百年來個性壓制后迎來解放的必然結果。
另一方面,它不應該是個性解放的最終使命。
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應該擁有自己的思想和頭腦,擁有獨立的靈魂。他能夠對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負責。能夠保持寬和的心態,去接納嶄新的世界的變化。
5
喪文化的盛行,有意還是無心,偶然還是必然?拋磚引玉,歡迎討論。
另,推薦閱讀:《人民網批“喪文化”:加了精神鴉片的“喪茶”喝不得!》(這里應該不能放鏈接,感興趣可網上自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