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記錄一下今天在上海眼防所的就診經歷。挺意外的,沒有想到還能有這么輕松愉快的看病的經驗——這樣的話是因為,一來以后我們恐怕要經常來這里復查隨訪,二來是和昨天跌入低谷的經歷形成了鮮明對比。
路上的時間一個半小時,我們到的時候已經10:40。陰差陽錯的,此時人居然一點都不多,從掛號到看診,最長的等了不超過10分鐘。
走進這座三層小樓的時候還挺意外的,看起來像是某個名人的故居,誰曾經住過的小洋樓,現在被拿來做了眼防所的辦公場所。
老房子里彎彎繞繞,很容易迷路,好在地上的標識貼得非常明顯,這也可以看作是醫院水平的一個標志吧。
在分診臺,我說帶小朋友來看近視,人家問我掛專家號還是普通門診。居然還能分配到專家號啊~
掛號費并不貴,昨天在預約網看了,網上掛個專家號要40~50,現場付只要30.5。細看原來是統籌支付掉了9.5毛錢。
拿了號,先在1樓的大廳查視力。對比就從這里開始了。
昨天在中醫院,那個醫生隨意拿個勺子讓小熊看了不超過4個符號就結束了。
今天這位查視力的大夫姐姐非常有耐心,兩只眼睛分別測了10次左右。還安撫小朋友不要著急,看見什么就說什么,這次看不清楚沒關系。當小熊認不出來的時候會主動問:有點模糊了是嗎?小朋友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被舒緩了。
今天在來之前,小熊還問我,今天是不是還要再查視力?我說肯定要的。他說昨天不是已經查過了嗎?為什么今天還要查?能不能不查?
從這句話我聽得出來,其實他對查視力的這個事有抵觸。原因我多半也能猜到:要直接面對自己視力不好這個結論,孩子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別說是他了,我自己,到了高考前,查視力還會膽戰心驚呢。
視力檢測的結果是0.3/0.4,比昨天0.2的那個結論好了不少。我心驟然就放松了一些。
后來在想,這里有錨定的作用:0.3/0.4這個結論也并不是很好,但比起昨天的0.2就容易接受多了。
之后就可以上去找醫生了。到的時候看到27號,我們是31號,在診室門口等了大概10分鐘的樣子。
朱大夫看起來很年輕,但是人非常和善,說話柔聲細語的,給小熊做眼睛檢測的時候也很有耐心,跟昨天那個醫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發現,對眼防所的好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生的態度,倒不見得做了很多測試有多專業——當然這個我也看不出來——不論去到哪里,任何一個醫生護士都很和善,沒有催促不耐煩,有問必答——當然還是和人少有關系。
這一輪問診只是簡單的聊了一下:他多大,坐在第幾排,有沒有瞇眼睛的習慣,有沒有散瞳驗光。
我說昨天只是沒有散瞳驗光,就給我開了藥,說還是要散瞳去驗一下,通過散瞳可以看清楚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
我問醫生,這個度數是不是一定要配眼鏡?醫生說不一定,如果他日常學習不受影響的話,不配眼鏡也可以。但具體怎么樣還要等散瞳驗過光之后再具體做決定。
這里醫生提到小熊的眼睛有一點過敏,我后來忘記問這個過敏怎么處理了?只是問了一句,今天早上哭了有沒有關聯?醫生說關聯不大,下一次周五去復診的時候要把這事再說一下。
此時我還抱了一些僥幸心理,期盼有可能是假性近視,還能恢復過來。雖然心里也知道僅僅是僥幸而已。
這里也可以看出眼防所的專業之處,醫生從桌上拿起了一個就診流程,一項一項的挨個告訴我,先去哪里交費,在去什么地方做哪項檢查。
因為當時已經11:00多了,醫生專門叮囑我,做完了前面兩項檢查就下班了,剛好吃個飯回來點眼藥水散瞳。還寫清楚了具體的時間,這樣剛好下午開始上班以后,馬上就可以去驗光。
從醫生的辦公室出來,挨個去付費,檢查眼壓,拍照,剛才說過了,工作人員的態度都非常和善。
這里的檢查費總共是198元,統籌之后自付的部分99元。檢查的內容全面,包括眼壓,角膜曲率,眼部a超,眼底照相,普通的視力檢查,特殊視力檢查,驗光等等,其中最便宜的一項是散瞳,藥劑只要5塊錢。
因為是專門的眼科醫院,各種儀器基本上都要把下巴放在托盤上,前額頂住擋板,進行拍照或者是要求看什么東西。
一開始醫生提要求的時候,我都會在旁邊給小聲重復一遍,講到一半才發現我這是何必呢,孩子并不是聽不懂醫生的話,他現在已經一年級了,這樣的反顯得我小心翼翼。
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就跟他說,下一次醫生在有什么指示的時候,媽媽不會再幫你翻譯一遍,你要自己注意去聽,后來證明完全沒有問題。
一邊做這些檢查,我就一邊在跟老公感慨,專業的醫院就是不一樣,昨天那個中醫院的醫生,只是查了視力,做了一個不散瞳的眼光,就要我選擇治療方案。我當時問他能不能做多一些的檢查,心里有譜點,他說根本沒有必要,打個比方,說你就是一個骨折,有必要去把全身檢查做一遍嗎?
好歹咱也是做了點功課的,什么眼軸,曲律,這些東西總要查一下的。
這兩項檢查做完以后,拿到了一張巨大的眼球照片,上面兩個紅點,還能看到清晰的眼部血管,小熊看得饒有興致,而我心里卻有深深的憂傷。
去藥房拿散瞳的藥水,吃完飯后提前一個小時用藥散瞳就可以了。
中飯就在旁邊的一個陜西小吃,小熊點名要吃涼皮。他特別喜歡人家的花生米,我還多要了一份。
12:00左右回到醫院,出于放松眼睛的考慮,我們就在庭院里散了會兒步。其實這里很小,除了3層小樓之外,也就是前面的一塊草坪,草坪的四周有些竹子,放了宣傳架,后面是一個吸煙點。
因為3月底剛回義烏去挖過筍,小熊對地上的竹筍冒尖兒的情況非常敏銳,開心的玩了好一陣兒,到處找冒尖的筍芽。我讓他爸帶著他在旁邊兒宣傳欄里了解一下眼睛的基礎知識,自己在旁邊20分鐘的語音寫作。
12:30左右,我們進到醫院大廳里,找了個位子坐下,開始點眼藥水散瞳。
眼防所真的人很少。老公說,可能上午提早來的那一撥人都已經看完回家了,我們10:40才到醫院,正趕上清靜的時候。
后來我發現這個判斷有道理,因為下午1:20左右,大廳里人就開始多起來了,可能有一些人是要趕下午這一波提早來掛號的。
點眼藥水也是個大工程,散瞳的藥需要點5次,5分鐘一回。我是那種很怕滴眼藥水的人,小熊也是,4歲那次結膜炎,就因為這事兒斗爭了好久。
今天整個的狀態就是我非常耐心,他爸有點焦躁。中間幾次小熊緊張害怕,閉著眼睛不配合,他爸都快喊起來了。終于把5次眼藥水都滴完,要求閉目20分鐘。小熊說,我不想一直閉著,爸爸到最后都要挾要打他了。
散好瞳孔,小熊已經明顯能夠感覺近視模糊,因為一直是在室內,怕光到沒有很明顯。
我們轉戰驗光大廳,才發現這里一排一排都是空椅子,而且比較背風,好在我們剛才坐的那個地方也不錯。
1:35醫生過來,先做了一次驗光的初檢,我本以為在這里檢查完就可以直接上去找醫生了,等上去才發現,初檢之后還有更詳細的檢查,又跑下來。
因為過號了,等待了一會兒。
第四診室那個負責驗光的姐姐人很nice。因為小熊個子不夠,還主動建議他穿著鞋貴在椅子上。
我們以前驗光的時候,要配眼鏡才會拿鏡片在眼前,加來加去,這里好像更先進一些,醫生只是拿一個鏡片在他眼前照了一下,就讓他把頭架在一個機器上,通過調配機器就能實現測試驗光的效果。
結束之后,醫生主動告訴我結果:75度的50度。比昨天不散瞳驗光得出的125度100度的結論已經好很多了。
再回去找醫生的時候,又重新進行了一次儀器對眼睛的觀察。可能是看的病人多了不記得,醫生又把坐第幾排,會不會瞇眼又問了一遍。
最后的醫囑是開了眼藥水阿托品進行治療,醫生非常詳盡的說明了用藥的規則。
每天晚上,第1次連續7天,第8天來復診,因為小熊想上星期四的課,問了醫生,她星期五下午也在,所以就從明天晚上開始第1次用藥。
溫馨提示了上課的時候看黑板看屏幕都不受影響,唯獨在戶外的時候會怕光,因為實質上跟那種散瞳的藥水是一樣的,阿托品也會用來做散瞳。
醫生提醒要給孩子買一副墨鏡,上體育課的時候在戶外讓孩子帶著。小熊急著插嘴說,老師要求上體育課不能帶墨鏡。朱大夫很耐心的告訴他,你這屬于特殊情況,跟老師說一下應該沒問題。所以需要提前跟班主任以及體育老師做溝通的。
最后就是這次去交費取藥,一瓶阿托品31.7,統籌支付以后,自己支付的部分是15.9。
本來都已經出門了,忽然想起應該買什么墨鏡心里沒譜,我又翻過去多問了醫生一句,100塊錢上下的,夠用就行,最好顏色深一些。
于是在附近搜了一家眼鏡店,買好了墨鏡馬上就戴上了。戴墨鏡之前,散瞳的影響還沒有結束,會覺得光線刺眼,熊走路的時候,完全閉著眼睛,我們一人一只手拉著他往前走。
我說,你可以嘗試一下能不能做到。父母應該是最信任的人了吧,但是那種不安全感是生物本能,閉著眼睛往前走很難的。
這就是今天整個的就診流程。通過在群里大家的分享我大致知道,一年級就開始近視,隨著孩子的長大,眼軸也在不斷的生長,要控制在目前的度數,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此刻情緒已經逐漸平復下去,慢慢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有些小伙伴想要安慰我說,近視沒什么好自責的,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會近視。可是這么想跟落在自己頭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醫院里這么小的小朋友來自近視的,看起來并不太多。
無論如何,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戶外運動,每天兩個小時,我目前想到的是除了早上,能夠把時間加長到半小時之外,放學以后,就帶娃到潤川路去,晃一個半小時。
反正在家里也不能讓他大量的看書了,不如就帶著小音箱,一路上就用聽的方式好了。
心里還惦記著一件事兒,要把阿托品這個藥物的,可能存在風險,再去查一查,雖然已經脫風平,問過了,醫生基本上也都是,采用這樣的方式治療近視的,不是說近視是無法治療只能預防的嗎?
回來的地鐵上,感覺整個人都像虛脫一樣,小熊還生龍活虎的,而我已經有點心不在焉了。
早上哭了好多次,現在我的眼睛有些不舒適,這么一折騰,他的視力看起來稍微恢復了那么一點點,而搞不好我的視力要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