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人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非理性之人堅持讓世界去適應自己
我愛書,更偏愛紙質書。
所以當kindle從07年推出第一代電子閱讀器到現在的Kindle Paperwhite、Kindle Voyage等一系列閱讀器,我仍然偏愛紙媒帶給我閱讀上的滿足感(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太貴了,從圖書館借書便宜多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Adam Grant 編著的《離經叛道》,里面介紹了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卻仍舊能改變世界的故事。這本書的亮點在于它打破了人們很多固有思維,認為那些“喜歡惹是生非的家伙們”、“老師眼中的壞孩子”、甚至“悲觀主義者”相對而言更具有創新力。書中采取了大量的真實案例,以作者獨特的思維解讀,以及大量數據支撐,讓這本書在讀者面前閃閃發光。
第一章:創造性毀滅——違背常規的風險。
本章圍繞著Warby Parker創立的故事進行展開,中間為說明觀點穿插多個小故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Warby Parker的時間線:
1.打破默認的規則
現在煩請大家看一下自己電腦和手機中的瀏覽器使用的是什么瀏覽器。經濟學家Michael Housman在他的調查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使用什么瀏覽器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創新意識嗎?
一般看來,使用什么樣子的瀏覽器貌似是個人主觀愛好,實際不然。IE/Safari瀏覽器一般是系統自帶的,而Firefox/Chrome瀏覽器是自己安裝的,那些不甘于使用默認瀏覽器的人,大概率也會比習慣性接受默認瀏覽器多一份主動意識。當然這也是例外,不能代表普遍現象。像三三醬這種用慣了360瀏覽器的人,還是不習慣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所以你也不用嚇的馬上去更換了自己的瀏覽器,這里只是列舉一個例子,他們之間想要突出的差異是“前者是墨守成規的代表,總覺得事情應該這樣做就這么做就好;后者是具有創新意識者,他們在工作之余還再給自己創造工作。”
如果世界應該是這個樣子,我們就沒有必要對它感到不滿。但這種習以為常的態度也使我們喪失了反對不公正行為的道德義憤,喪失了創造性意志,不再尋找其它可以使世界正常運行的方式。
2.雄心壯志的兩面性
你的雄心壯志是什么?是少時的“警察”?“宇航員”?還是“科學家”?
現在你是否在實現著自己曾經的夢想,翱翔于宇宙或是在逮捕犯人的途中。
當追求成功的動機極度膨脹時,它會將創新精神排擠出去:你越看重成績,就越害怕失敗。
3.正確的特質
一個小朋友問一位富翁說:「叔叔,你為什麼這麼有錢?」
富翁摸摸小朋友的頭道:「小時候,我爸給了我一個蘋果,我賣掉它,再想方法用低價買了兩個蘋果,后來我又這樣賺了四個蘋果。」
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說:「哦…叔叔,我好像懂了。」
富翁說:「小朋友你懂個屁啊!后來我爸死了,我繼承了他全部的財產,這才是我富裕的真相。」
成功人士的傳記都經過了精致的包裝,很多重要的事實都不會告訴你。
例如,
比爾蓋茨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筆大生意,
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是他當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上面那個故事不是我的原創,也記不清是在哪里看到的,姑且借來引用一下此篇文章的大背景。人們貌似現在對創業者有什么誤解,尤其是現在網絡上流傳的毒雞湯好像在告訴我們:不要妄想通過努力來改變現狀,那是不可能的。沒有想法的人很容易就被各種參差不齊的思想帶跑偏,然后再以此安慰自己“比我優秀的人還在努力,那我還努力個毛線啊。”
最成功的創新者并不是不看好路就跳的的大膽魯莽的冒失鬼,他們不情愿地小心翼翼的踮著腳走到懸崖邊緣,計算好下降速率,再三檢查好他們的降落傘,并在岸底備好安全網,以防萬一。
數據支撐:Luxottica 控制著80%+以上的數據市場
嘿,大家好我是三三
第一次寫這種類型的文章,時間有限,單單寫了第一章的內容;
里面的圖表均為自己所制,視覺效果不好請見諒,我會好好學習;
另外關于文章內容大多數總結于文章,見解也僅個人意見,歡迎指正。
我是三三,你若你喜歡沈從文的三三,那你也肯定會喜歡我;
如果你不喜歡沈從文的三三,希望你喜歡我。
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