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日學習歸來,心懷感恩,感念草堂的老師們的傾囊相授。
今天是回來后第一天研習。按照老師的指導,切好姜片,點好艾條,叫上店里的小伙伴就開始操作了。
首先,得松筋,基本手法跟按摩手法差不多,主要以放松肌肉為先。
次之,辯證取穴。孫老師說取穴后再從穴位周邊選幾個點,這樣灸的話可以激活穴位周邊的血氣。
最后,施灸。在施灸過程中的調息很重要,要鼻快吸、久閉氣、口慢吐。
前后分三步走,第一步,初吸:即以薄姜片按上后,被施者有暖意時就把艾條和姜片一起抬起,并囑咐其調息。第二步,中吸:即以姜片按上后,被施灸者感到熱不至于燙時迅速抬起艾條,等其吸完氣再將姜片抬起。第三步,后吸:即以姜片按上后,被施灸者感覺熱到痛時,其吸氣后,馬上抬起姜片和艾條,等他呼完再灸下個部位。
收尾:重刺激灸到痛時,馬上抬起姜片和艾條。他在吐氣快完時,馬上重刺激下一個部位,直至灸完全部。
灼姜法最考驗的是我們灸師對火性的理解和控制火的技巧。
火者,火曰炎上,出自《尚書·洪范》,"炎",焚燒,炎熱,光明之義;“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熱,光明,上升的特性。引申為凡具有溫熱,上升,光明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歸屬于火。火是一種能量而不能歸類于物質。
在五行當中,火也是分兩極的,炎上為熱,熱到極至為寒。所以,在我們灸養過程中就有出現,為什么有的人越灸越感覺冷,或者忽冷忽熱,這其是是火在體內不斷竄行的現象。
掌握了火的特性,那我們如何去運火,這對掌握灼姜法的精髓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今天研習的結果:
灸腎俞、命門,腰3、4椎。感覺整個臀部都暖暖的,特別是在結尾做導氣時,腿部有明顯熱感。
好了,就寫到這。明天繼續研習,今天文章有欠缺的地方,希望老師能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