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報告說,最后一批90都在奔三的路上了。
我是99年的,已經20歲了,已經,是一個不可挽回的成年人了。
前段時間和家里吵架,睡覺對我來說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失眠半夜后又艱難的醒來,依然沒有等到想要的回復,那種感覺就像是抽干了你早上拉開窗簾的力氣,一切都變得沒有那么期待與值得。
這個世界,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所有人都在按自己的軌道默不作聲的活著。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很安靜的崩潰,看起來特別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會,表面很安靜,實際心情已經遭到一定程度了。但不會罵人,不會砸東西,更不會哭。就算有那么一刻,達到所能承受的極限了,也只是不說話,不會真的崩潰,就是不太想活,卻也不太敢去死。(出處不詳)
有時候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量,雖然是個無比沮喪的早晨,但我的電量依然是滿的,也是從100%開始倒計時。在即將踏入又一天不知會發生什么的生活時,會讓自己在某個角落用力深呼吸,默默告訴自己:“沒關系,我還可以。”
我努力讓自己變得若無其事一點,只是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就好像我知道了結果,卻不知道該經歷什么過程。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做一個成年人真的有點困難。
也許我永遠無法學會如何坦白地表達自己,在面對閑言碎語時都沒辦法辯解,只能一個人偷偷難過,我好像連難過的資格都沒有。我只能告訴自己,不可以哭,不可以難過,你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你不可以有委屈,然后,把眼淚生生逼回去。
我也不懂得拒絕。
我以為拒絕別人是另一種“不負責任”,很不開心,但也不敢說出口,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身體里的電量在一點點耗盡,而我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也搞不清楚它為什么會發生,但必須去接受,去完成。
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派遣情緒,忙碌或許是最有效的一種,腦子里塞不下任何其他的東西,也就不會再胡思亂想其他的事情。
比起那些難過和委屈,完成該做的事情,好像重要的多。
一個人躲在小小的世界里,不想打擾家人,也不想打擾身邊的人,說到底,不還是自己一個人逞強著過完這一天天嗎。
偶爾碰到了陌生人的安慰關心,也會覺得感恩和惶恐、手足無措,表面佯裝鎮定,內心確是在一遍遍的問自己,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糟糕的樣子呢?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這樣堅持下去的意義,也許從一開始就不該活在別人期待的目光中,也許我還沒有學會如何面對一個人的生活,也許我身邊根本沒有真正關心自己的人,也許我一直都是在消極地做自己。
到最后,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了。
這座城市這么大,深夜的人只能獨自回家。漸漸習慣把所有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這種逞強是否合理。
我漸漸看清了自己的壓抑,那種渴望被理解和被關心的感覺越來越重。但是,因為已經沒人站在我的身后,我只有自己,也只剩自己。或許不該抱著不切實際的期盼,沒人等著自己回來。或許不該抱著自憐自艾的哀嘆,生命本身就是無常。
一個成年人,好像到最后都要學會“不得不”。
你不得不長大,你不得不面對。
生活、工作、戀愛、人生,好像還沒有準備好,它們就都來了。
我們常說沒事,但那往往才是最大的問題。
成年人不委屈,不是成年的人沒有委屈,而是,成年人的委屈,都被自己吃到肚子里,成為了委屈表現不出來的那種成年人。
人生可能就是這么回事吧,懷抱著少許的期盼和曾經的回憶,去挺過大部分自詡為“不委屈”的時光。
但愿你,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