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疼痛總比蒼白好,總比遺憾好,總比無病呻吟的平淡是要好得多。
因為對年輕人而言,沒有比認認真真地去“犯錯”更酷更有意義的事了。
看完大冰的《阿彌陀佛么么噠》,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個。
年輕就要勇敢去嘗試,勇敢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個視頻:
美國的一個電視臺節目組做了這樣一個活動。
在人流量極大的街區,擺放了一塊一米多寬的大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
White down the things that you regret.(寫下讓你后悔的事)
一旁放有粉筆,供行人書寫。
一天過去了,大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滿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沒有見到媽媽最后一面..........
沒有堅持我想要做的.........
沒有在結婚前去旅行........
沒有讓他留下來……
沒有……
沒有…………
沒有………………
最后節目組統計,80%的人都寫下的事他們沒有去做的事。
原來,人們通常會為了他們沒有去做的事情后悔。
《阿彌陀佛么么噠》故事里的人,他們都有共同的一個特質:
勇敢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小S的夢想是音樂人,從小在河畔練琴,零花錢全拿來買CD和卡帶。
但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后來遂父母的心愿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師。
但他深知這不是他想要的。
深思熟練之后,他果斷放棄了這份高薪工作,不顧父母反對,去到了新西蘭,邊打工邊旅行。
后來去到了皇后鎮,他在那里當起了流浪歌手在那里流浪歌手受到極大的尊重,那里的居民喜歡他,也喜歡他的歌,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于是后來也有了《皇后鎮》這首歌。
兩年前出國時他帶上了所有積蓄——兩萬元人名幣,回來的時候積蓄分文未動,他還賺了——21萬。
很多人時常羨慕那些旅行者,背包客。
旁人勸他:那你也去呀。
不,沒錢。
沒時間。
錢真的是問題嗎?那些窮游大半個中國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時間又真的是問題嗎?飯局,酒局,逛淘寶,刷微博,我們從不嫌時間多。
其實只是需要一個行動,一個踏出那一步的勇氣罷了。
切莫不要等到垂垂老矣,將逝之時,才搖頭后悔說:我當時為什么沒去做呢?唉........
最后帶著無數的遺憾死去。
還有《周三的情書里》那個為愛情私奔的三嫂:
父母為了逼她跟一個‘’不靠譜”的流浪歌手分手,不讓他們見面,把她鎖在家里,沒收她的手機。
可她還是逃了出去。
沒錢,沒手機。一路說好話搭順風車。
餓著肚子,好心人給東西也不敢吃。
她還揣了把剪子,但仍然不敢睡覺。
從宜賓到云南,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她坐了45個小時的汽車,終于奔向了自己的愛情。
中國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父母們拿著這個理由棒打了無數鴛鴦:“他那么窮,既沒車又沒房,拿什么給你幸福?”
“她一個窮丫頭,哪里配的上我們家?”
“他就是一個唱歌的,自己都養活不了,拿什么來養活你?”
很多人開始會誓死抵抗:
“我愛的是他這個人,不是他的錢!”
“我想要跟他在一起!”
可是,隨著父母頑強的態度,他們漸漸放松了底線,聽從父母的安排,娶/嫁了個自己不愛的人,痛苦一生。
而那個想要共度一生的人也成了心里永遠的遺憾。
為什么不堅持下去呢?
為什么不選擇和他在一起呢?
那個與你有著無數的美好回憶,帶給你無數感動,你如此深愛的人就這樣放棄了嗎?
即使歷經萬難,那又如何呢?
可是后來我們在一起了呀。
我們很幸福呀。
Albert老師說,我們就像是一個個故事里的主角,無論你做什么,一切都是故事而已。
你想讓自己的故事平淡無奇還是波瀾起伏呢?
勇敢去做吧。
阿彌陀佛么么噠
冒昧得問一句:
少俠你光臨地球已經多少年了?
你打算在人生中中的哪一天,理直氣壯的說出這一句臺詞——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