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 ? ? ? ? ? ? ? ? ? ? 1
離婚后,林木森在家里呆了幾天,魂不守舍,動不了筆,便又回單位去朝九晚五。一段時間后,他請了長假,獨自去到西北,一個人在戈壁荒漠里行走,晚上在帳篷外燃一堆篝火,坐看星辰,或找一家旅店倒頭便睡。期間他向單位遞了辭呈,把房子委托給中介。待他從林芝返回時,距離離婚已過去了半年。他并沒有去到最初計劃的終點——拉薩,覺得沒有必要。等到離職、售房的手續都交割清楚,所有雜務瑣事均辦理妥當后,他去見了幾個人,和他們說再見。然后他決定回去故鄉,想再回到從前,重新來過。
飛機抵達天河機場已是下午,林木森跟隨人群行走在機場通道,行走在那熟悉的嘈雜人聲中時,似乎聞到了某種似曾相識的氣味,像是一種花香,似有若無的淡淡香氣,心里竟莫名地涌出一股暖意,一種久違的平靜和安寧圍攏過來,這感覺恍若隔世,讓他放松,心里覺得踏實,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遙遠的從前,置身在春天的高地,望著遠處的藍天、白云,山川、河流,近處的花草、牛羊和田間的農人,一切都是那么親切自然,滿眼的生機勃勃。
林木森停下腳步,站在原地久久不動,像一根釘在河心的木樁,身后人流如潮水,洶涌而至,從兩側繞過他后又迅速合攏,再一路繼續向前。就在那時,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在經歷了長達半年的自虐式艱苦跋涉和冥思苦想無果后,他頓悟了,站在人群中,俯看著眾生,似乎看清了紛繁復雜的過去,明白了混沌不清的現在,行將洞悉虛無縹緲的未來。然后林木森笑了,邊朝前走邊摘掉棒球帽,取下墨鏡,拉開口罩,隨手把它們扔進垃圾桶。
是他!是林木森!那個離婚的作家!
有人認出了他,發出驚呼,有人開始交頭接耳,用手機拍他,人群出現了輕微的異動,像水面被風吹皺的波紋,迅速向四周蔓延開來。林木森察覺到了,但不為所動,繼續微笑著健步向前。
? ? ? ? ? ? ? ? ? ? ? 2
林木森選擇了打的。
“去武昌,你確定?”女司機露出不解的神色問,“怎么不坐地鐵?大巴車也行啊。”
“人太多了。”林木森聽了女司機好心的問話,知道自己的選擇并不明智,但他仍然堅持。坐到后排,拉上車門,系上安全帶。
車一上高速,速度一下子上來了。女司機三十幾歲的樣子,動作干凈利落,技術沒得說,駕車行駛又快又穩,絲滑如游魚逐浪,很少顛晃頓挫,坐乘體驗相當不錯。車載收音機播放著陳慧嫻的歌,很有年代感。林木森幾次在后視鏡與女司機不期而遇后把頭轉向了窗外,去看那初夏綠油油的田野。
“你就是那個離婚的作家?林木森?”
“嗯。你知道我?”
“現在誰不知道你呀!這半年你可是風云人物,火成什么樣啦都!整個一熱搜常駐嘉賓。”女司機咯咯笑起來。
“火?因為什么?”
“你不知道?”女司機難以置信地問道,回頭看了一眼林木森,像是要再確認一下。
“知道一些,只是鬧不太明白。”
“我覺得你不是他們說那種人。”
“他們?”
“就是手機、網絡、電視啊那些,各種媒體。”
“哦,你看過我的書嗎?”
“沒有。”女司機咯咯地笑起來,有些不好意思。
“那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
“看著不像。”
“人不可貌相。”
“直覺不像。”
林木森在后視鏡里與女司機對視了兩秒,才又側臉去看窗外綠油油的田野。
半小時后,女司機將車停在馬路邊,看著林木森走進作協大門后,拿起手機興奮地喊道:“你們絕對想不到我剛才這單拉的是誰。”
? ? ? ? ? ? ? ? ? ? ? 3
酒店服務員送來晚餐時,林木森剛洗完澡、吹干頭發,正拿起電視遙控器,便隨口問她有什么好看的電視節目。
“都市夜話題”女服務員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并熱心地幫忙換好臺。“這節目火了好多年了,我們都喜歡看。”臨出門她又補充道,算是作為東道主的特別推薦。
今天林木森去作協沒有找到想找的人,眼看天色已晚,便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廣告之后,節目正式開始。林木森一邊吃飯一邊等著好戲上演。
一對男女出現在屏幕上,年輕女主持美麗大方,聲音甜美。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這里是都市頻道每晚八點準時與您相約的‘都市夜話題’節目。今天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本臺常駐嘉賓,我們的老朋友,吳為老師。”
中年男嘉賓欠了欠身,揮了揮手,一句招呼“大家晚上好”,穩重又儒雅。林木森看著這一對男女主持,心里頓生好感。
“今天我們還有幸請到了一位重量級嘉賓,因為特殊原因,不能親臨我們節目現場,待會兒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與我們見面。”然后女主持賣起了關子,“那么今晚我們的話題是什么呢?讓我們先來看兩段視頻。”
“今晚的話題同樣是重量級的。”同時男嘉賓也挑著眉毛,在一旁幫忙造勢。
然后林木森就在電視屏幕上看見了自己,走在機場通道和坐在出租車上的兩段視頻,播放完后林木森的面部特寫被定格在主持人身后的大屏幕上。
“沒錯,大家剛看到的就是我們今天話題的主角,作家林木森。所以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作家離婚事件之四——現身’”。女主持拔高了調門,拉長了最后幾個字音,顯得異常興奮,極具感染力。
“其實今晚我們的節目本來是安排的另外的話題,但剛才大家看到的作家林木森的畫面,是今天下午網友朋友在天河機場和出租車攝像頭拍到的。這個具有爆炸性的新聞是無法延后的,所以臺里臨時加播的本期話題,而且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和吳為老師都來不及做充分的準備,后面臨場的部分都是即興發揮,難免會有不妥或是出錯的地方,還請觀眾朋友們多多包涵理解。”
“對對對,今天作家林木森的出現算是一個突發事件,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就是說他悄無聲息地突然來到我們的城市。這意味著什么?先臺里聯系我時我還不相信,我說不可能吧?沒想到卻是真的。”
“真是沒想到。在我的印象中這應該是離婚事件發生后,作家林木森首次露面,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剛才跟吳老師碰面我還在擔心怕您不熟悉,因為畢竟這作家林木森離婚事件的話題前三期都是其他嘉賓做的。”
“雖然前三期不是我做的嘉賓,但我每期都看過,所以對整個作家離婚事件還是比較清楚的。”
“好的,那請您把事件的始末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簡要介紹下。可能有些首次觀看我們節目的朋友還不太了解。”
“這件事已經家喻戶曉,熱搜都上好幾次了,真還有不太了解的?或許只有作家本人還不太了解吧?”男嘉賓吳為笑著說。
林木森一邊吃他的飯一邊對著電視屏幕豎起了大拇指。
? ? ? ? ? ? ? ? ? ? 4
“請大家看我們身后的大屏幕,那上面是前幾期的視頻資料。我們先介紹作家離婚事件第一期:離婚。林木森這個作家呢,老實說在他離婚前其實是沒有什么知名度的,雖然出過幾本書,但并沒有廣為人知,照理說他的離婚不應該引起這么多的關注。那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網紅A了,網紅嘛,需要流量的,偏趕上當時沒什么熱點事件。于是這網紅A就為了制造點話題增加流量,編了個作家林木森婚內出軌的故事,這才導致的離婚。你想啊,正沒什么熱點事件的時候,人們群眾嘴邊的瓜都快沒了,那怎么行?而這婚內出軌是最能搔到大眾的癢處的。于是眾多媒體一哄而上,一下子把這事件炒熱了,沒幾天就上了熱搜了,好家伙!既然離婚事件熱了,那后來很自然就牽扯出林木森的前妻來,人們就發現他這前妻呀,和他離婚沒幾個月就嫁給某個部門的負責人,這又出一大瓜。好在這兒有一處暗礁,人家這負責人能量大,很快就把這事生生給摁下來了,就是冷處理,這事過了,都不許再提了。”
“本來大家以為這事就這么過去了,不成想,這時候林木森作家有一本書在歐洲拿了一個什么文學獎,當然跟那諾貝爾文學獎沒法比。但畢竟外國的月亮圓一些嘛,消息傳回國內,作家林木森身上馬上要熄滅的熱度馬上死灰復燃,騰一下又成熊熊烈火了。第二期的話題便是:獲獎。開始人們都對作家林木森盛贊有佳,說他給國人爭了光,是大家的驕傲。這時人們似乎一下子就把作家‘婚內出軌’的事給忘記了,或者說在這么大貢獻面前不值一提,可以原諒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作家林木森的書啊,我那時還專門去書店買他的書,根本買不到,一下子就賣脫銷了,那時候作家是真熱,都快被追捧到天上去了。我是后來托人才弄到他的一全套。看完之后我就感覺要糟。因為作家林木森的書啊,怎么說呢,所要表達的東西都很尖銳,盡管他表達的方式很委婉,并且試圖將那些扎人的部分掩藏,但效果其實并不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似乎他的骨子里便有一些銳利的東西。果然這些尖銳的刺一樣的東西最后傷到了他自己。不久便有人跳出來罵他是賣國賊,說他靠揭自家短討好外人,比罵當初另一位在國際上拿大獎的作家更狠,畢竟他這獎相較諾獎而言沒什么底氣。很多正義的文壇內人士迅速加入進來,對他進行口誅筆伐,說他丑化國人,崇洋媚外。有了這些人的示范引領,加上各路媒體的推波助瀾,那些理應表態發聲而未言語的相關人員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選邊站隊迫在眉睫。在這種局面下,很多人單純為了劃清與林木森的界線,就專門跑出來痛斥林木森,以求自保。而那些認同支持林木森的人則受到牽連,遭到不同程度的責罵與攻擊。一時間作家林木森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文壇被不經意間分成了兩派:倒林派和挺林派,很多知名人士被公開要求須表明立場。一場更大的危機山雨欲來。”
“哦,對,這時就該我們方剛老師出馬了。”美女主持之前頻頻點頭,這里終于插嘴道。
“是,然后就是第三期話題:朋友。方剛老師是國內知名作家,我市作協副主席,也是林木森的高中同學、好朋友。他在這時候站出來公開支持林木森,痛斥那些倒林派,這對局勢的走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部分知名作家也站了出來跟隨方剛老師,公開支持林木森。這種情況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這些本該抽身自保的人,尤其像方剛老師這種身份的人,竟然不管不顧地挺身而出,擋在林木森的面前,這讓原本一邊倒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反對和支持林木森的雙方形成了勢均力敵之勢,一時僵持不下。然而這種局面并沒有維持多久,方剛老師和一些知名作家相繼被人爆出經濟或作風問題,網絡上罵戰頻發,亂成了一鍋粥。因方剛老師身份敏感,迫于輿論壓力,目前已被停職,正在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本來今天的特邀嘉賓就是方剛老師,剛接到通知,方剛老師因特殊原因今天不能接受節目的連線采訪,所以今天我們節目的特邀嘉賓連線采訪環節被迫取消,請觀眾朋友們理解并諒解。”
“好,剛才吳為老師比較詳細、系統地給我們介紹了一下‘作家離婚事件’始末,讓我們該對事件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那我想站在普通觀眾的立場上,目前有兩個問題是比較受關注的,想問一下吳老師,首先就是為什么從事發至今,林木森先生從未露面發聲,對事情的解釋也好,或是針對自己的那種惡意的言論攻擊也好,他都沒有給予任何的回應,這是為什么?請吳為老師給我們解讀一下。”
“這個問題的確很具代表性。確實,大家不難發現,自作家林木森夫婦離婚到現在,已經有半年時間,中間發生那么多的事情,包括網路上、現實中都鬧到那種沸反盈天的地步了,可是我們沒看到任何作家本人的消息。甚至當有人攻擊他賣國賊,要求要嚴懲不貸封殺他的時候,他都沒出來,哪怕是為自己辯護一下都沒有,真有一種超脫塵世、事不關己的感覺。我想這里面可能有這么幾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離婚這件事兒對他的打擊比較大。據我所知,他的妻子——當然現在是前妻了,是他的大學同學,結婚已經十年,由此看來應該是有比較深的感情基礎的。而且從他后來的消失不見以及辭職、賣房這些舉動看,應該離婚這件事對他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就有一種要離開那傷心地,跟過去徹底再見的感覺。對其他的事情自然就沒那么在意。其次,就是作家嘛,思想層次都比較高,或者說比較清高一點,可能就對這些網絡啊,輿論上的這些東西持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而且可能覺得就算是出來解釋也不會管用,可能反倒越解釋越說不清,可能出來會更糟。那這點我也覺得網絡上哪是講道理的地方?你跟那一群一天吃飽了撐著,在網上無所事事的抬杠斗嘴的鍵盤俠,你能講得通什么道理?那他干脆就不理會嘛,只能寄希望于清者自清。或許過一段時間等熱度過去,也就過去了嘛。還有就是,也許他就是太忙了,無暇顧及也不一定。你想啊,感情上的糾葛,現實中的事物,也許這些就把他累夠嗆,他還哪有時間顧得上其他。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或許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事。當然在信息和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但也不是說絕對不可能,或者他就像我們聽說的某些作家會找一處清凈的地方,無人打擾,類似于閉關修煉,沉浸在他作品的構思、寫作或某些困擾他的問題的思考中。可能人為地把自己封閉起來,比如說找一處人跡罕至,沒有手機、網絡信號的地方,或者人為地關機、斷網,不去閱讀、聽聞,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么。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也未可知。”
“聽吳為老師這么一說呀,感覺還真是有這些可能。當然我們不是作家林木森本人,個中因由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我們讓吳老師先喝口水,休息一下,我們進一段廣告,待會接著聊。”
? ? ? ? ? ? ? ? ? ? ? 5
林木森趁著廣告時間打電話到前臺喊來服務員收走了杯盤碗碟,自己則點上了一支煙,看著那淡藍色的煙霧從指尖慢慢升騰起來,心里一時間五味雜陳。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在想些什么?林木森并不明確的知道,就像跑步的人,雖然腦子是空閑的,但卻只關注跑步本身,看著眼前的道路和沿途的風景,并沒有作任何有目的的思考。通常每到一處,他都刻意地避開人群,離那些旅行團遠遠的,一個人去到僻靜的所在,默默獨處。在荒漠里看西天如血的殘陽,在滿天繁星中勾劃出迷宮并試圖找到出口。那時他到底具體思考了什么?他完全沒有印象。或許他所求的就正是清空頭腦、停止思考。他也曾試圖與世隔絕只是沒有成功。他零星地看到一些關于他自己的報道,但只停留在“哦,知道了。”這種很敷衍的順口一應的層面,他拒絕去作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好像那是別人的事情,與他毫無關系。
但林木森在這長達半年的獨自旅行中,也并非就完全是渾渾噩噩的。在他的腦海里有一條孤寂的線路,但他并沒有設定具體的目標和時間上的限制,他只管隨心所欲地向前,用信馬由韁的姿態。這種散漫的狀態賦予他自由,讓他輕易就融入到大自然的節奏里,輕而易舉就能感知到世界的變化。看天空斗轉星移,歷春夏時節易替。聽山鳴風嘯,水流潺潺,蟬聲連連;看鳥雀在天空翱翔,蟲獸在地上爬行,魚蝦在水中游戲。當他脫下鞋襪,挽上衣袖,將手足深入自然,腳踩土地,駐足溪流;去觸摸草木,抓捧蟲魚……用身體去感知世界,當他醒來,鉆出帳篷,發現自己身在野外,幾步遠的地方有野猴、山鹿或鳥雀正悠閑自在。太陽溫柔地照看著它的子民,自生到老。他時而困惑,不知自己身處何地,所為何來;時而堅定,要開天辟地,重整山河;更多的時候,他刻意保持簡單、自然,對任何事物都聽之任之,不干涉,避免極端細究,不作深刻思考。他渴望找到年少時走在天地間無憂無慮的感覺,那種在陽光下、在風雨中都如魚得水的自由體驗,但不能夠,他和這美麗世界有一層隔閡,像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他為此長久地苦惱,像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感覺到窒息。在經過長久的掙扎后,他覺得突破無望,決定放棄,然后突然就停了下來,不再繼續向前,放棄掉計劃好的旅行,心灰意冷地回歸人群,直到他走在天河機場的通道,聞到那久違的熟悉花香。
? ? ? ? ? ? ? ? ? ? ? 6
廣告結束,電視畫面切回演播室,那女主持正和男嘉賓在閑聊,都笑得燦爛,然后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么,趕緊收了笑容,轉過身來面朝鏡頭正襟危坐。林木森很喜歡看到的這個自然過程,覺得好過畫面切回來時兩人已等候多時。
“好!歡迎回來。”女主持微笑著說,“剛剛我和吳為老師閑聊時就猜想:會不會作家林木森先生就坐在酒店的床上正觀看我們的節目?”林木森忍不住笑出了聲,見男嘉賓吳為雙手合十沖著鏡頭配合道:林先生,對不起啊,我亂說的,都是節目需要,您別介意哈。得罪了。”林木森直接笑倒在床上,打心里喜歡這一對主持。
“好啦好啦。哪有那么巧?”女主持攔住還在一個勁作揖的男嘉賓,然后正色道:“接著是第二個問題,我想這應該是我、也是電視機前廣大觀眾朋友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作家林木森為什么而來?為什么這時候來?為什么是來我們這兒?他來了要干什么?他的到來會對事件的走向產生怎樣的影響?請吳為老師給我們分析解讀一下。”
“在正式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申明兩點:第一點,你問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系列問題。第二點,從現在開始,我所說的任何觀點都僅代表我個人,跟電視臺和都市夜話題節目組無關。”男嘉賓故作一本正經。
“吳為老師,您這是要暢所欲言、后果自負的意思啊!您可慎重啊!”女主持笑著說,似在敲打提醒。
林木森會心地笑了,不自主地坐正了身體,想看男嘉賓有何高見。
男嘉賓打一哈哈,不置可否,正色道:“說到作家林木森的突然現身,雖說的確出人意料,但我想他這一舉動應該不是一時沖動。從他離婚后這半年‘任他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就可以看出,他應該不是一個容易沖動的人,也應該不是一個輕易就能被抓拍到的公眾人物。可能有人會說也許他只是碰巧路過,又碰巧被人認出來而已,我不認同這種碰巧之說。我覺得作家是故意現身,他故意賣出破綻讓人知道他來了。你想,他明知道經過這半年媒體的報道自己早已是婦孺皆知,為何還毫無遮掩地走在人群中?他這樣做的目的也許就是要告訴我大家,他出來了,將不會再逃避,他會直面這所有征對他的一切。”
“那為什么是現在?為什么是在這里?而不是半年前就現身或之前的其他時間、其他地點?這些也是他故意的嗎?”女主持一改之前的溫婉,顯得咄咄逼人。
“這時間地點卻非他主觀意愿,而是他別無選擇。我們不應該忽略方剛老師現在正身陷囹圄、被停職調查這件事,方剛老師是林木森的至交好友,當初林木森面臨絕境險被封殺之時正是方剛老師率一眾作家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才力保他林木森不倒。而現在方剛老師他們這些人正被人檢舉揭發,人人自危,這時候他林木森怎么能坐視不管?所以他林木森才突然撕掉偽裝站了出來,來到他的老朋友方剛老師身邊。”
“吳為老師,雖然我覺得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您跟作家林木森很熟嗎?這么了解他?您怎么知道他是這么想的?另外林木森會怎么做?他的所作所為會對事件后面的走勢產生怎樣的影響?”美女主持一臉疑惑。
“我和作家林木森從未謀面,更談不上熟悉,但我看過他所有的書,我想我知道他是怎樣的人。至于他會做什么?怎么做?我真的不知道,也根本無法預知,但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將盡其所能保護他的朋友們,他將結束這件事,結束這長達半年的荒唐鬧劇。”這個一向成熟穩重淡定的男嘉賓,最后在電視上在所有觀眾的面前,紅了眼,失了聲,眼角溢出了淚。
林木森靜靜地看著電視屏幕,看著屏幕上那個漸漸失控的男嘉賓,看著走過去安慰他的女主持匆匆結束了訪談,看著這個戛然而止的都市夜話節目最后在屏幕上打完了所有的字幕。他站起身,點上一支煙,走到窗前,隔著玻璃俯看江城璀璨的夜。
? ? ? ? ? ? ? ? ? ? 7
經過三輪、歷時三天的緊急會議的協調,各部門最終達成一致,林木森得以站在省文化廳召開的記者會上,他將就相關問題接受各路媒體的采訪。
各位現場的媒體朋友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林木森,想必大家對我都已不陌生。過去這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變成了現如今家喻戶曉的網絡紅人,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該心存感激,因為在此之前我曾不止一次或者說一直盼望著自己什么時候能夠名滿天下?卻不成想是以這樣的方式。一個文字工作者不是因為他寫的東西,而是因為他的離婚或是其他與這個職業毫不相干的事情而被人熟知,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對于現在的情形,我很抱歉,也許我該早點出來澄清,在半年前就該出來。前幾天我初到江城,晚上在酒店看了一檔電視節目,叫都市夜話題,正如當晚主持嘉賓所說的那樣當時我正在看他們的節目,我很喜歡,坦率講那是我看過最精彩的電視訪談節目。兩位主持人非常優秀,從容、睿智、又幽默。可我聽說節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他倆都被停職了。我不知道為什么,就像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會站在這里一樣。半年前我離了婚,后來我有一部小說在國外獲了一個什么獎,然后我就成了一個不堪的人、一個崇洋媚外的賣國賊。而我的朋友們,只是出來表達了對我的支持、對污蔑我的人的憤怒,他們如今便也受到了與我相類似的對待。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當我獨自坐在星空下的曠野,想像著我們的星球正在浩瀚的宇宙里勇往直前,我不知道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往何處,我們的星球將帶我們去到怎樣的未來。在茫茫的星際海洋里,我們的星球是多么的渺小,猶如漂浮在海洋里的一葉扁舟,而其上的我們更是微不足道,形如螻蟻。我們人類經過了千百萬年的進化,還是擺脫不了獸性,仍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為一己私利不惜傷害同類,不擇手段。縱觀人類的歷史到處都充斥著爾虞我詐和戰爭殺戮,而且我們從沒有也不打算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在如今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世界早已面目全非,我們曾經執著信奉的就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景,轉眼崩塌,消失不見了。沒有信仰,喪失了榮譽感,缺乏敬畏之心,彼此間毫無尊重可言,僅剩虛偽。只剩下些淺薄的本能的欲望還在肆無忌憚,還在發展壯大。我曾經寫下了自己的一些發現和思考,在抑制不住的憤怒和絕望中幻想著散播希望,便是此刻我也并沒有覺得有何不對,因為我所寫的都是肉眼可見的事實。在此我要向所有認真看過我書的人道歉,我不該只揭露殘酷的真相,發現問題,卻不能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讓你們去直面血淋淋的傷口。
所以,今天我在此懇請那些支持我的朋友們,不要再試著為我辯護,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因為一切都是徒勞。我感謝你們的支持和為我所做的一切,感謝你們的善良和勇敢。
但在這里我要鄭重申明:從今日起,我將放下我的筆,退出文壇,去現實尋找答案,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希望有關我林木森的一切爭議到此為止。若有人一意孤行、繼續無中生有,對我進行誹謗污蔑,我將訴諸于法律。
最后,我很高興回來,這里是我的家鄉,曾是我的夢想開始的地方,也將會是我夢想繼續的地方。謝謝大家!再見!
林木森講完后快步走下臺去,消失在一道門后面。現場出現了一陣騷動,有人走上臺去試圖穩住局面。
當天“作家林木森記者會”再次成為輿論熱點,并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再次登上熱搜,只是這次媒體普遍客觀了許多,較多理性的聲音出來了,人們開始總結反思。一周后,方剛老師回到了作協,坐回了他原來的辦公室。都市夜話題也迎回了林木森喜歡的那一對搭檔主持,那期節目的話題是:作家離婚事件之五——再見。
接下來作家林木森事件的熱度迅速下降。一批新的熱點涌現出來,吸引了大眾的眼球,各種意外事件(突發車禍、事故等)、娛樂新聞(娛樂圈亂象、八卦等)、奇葩現象(讓人驚掉下巴的人和事)層出不窮,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很快作家林木森就被人們徹底遺忘了,從各種媒介上銷聲匿跡,就好像他從不曾出現。
? ? ? ? ? ?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