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西安教育也可謂多事之秋,這個季節正是報名上學的時間,西安教育可謂亂象叢生,家長們都難以壓抑心中的怒火,上訪無果到堵路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組織大家集體游行也是逼不得已而為之,,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在游行的隊伍中都能看見,老人空有一份無奈,孩子更是期盼能有學可上,義務教育的路上我們被甩倒了后面,大家無奈,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領導知道重視和解決問題。
西安這一段時間也可謂火熱,要打造國際化大都市,落戶人數更是不斷增長,成十萬百萬人落戶必然要有配套設施跟上,而這里面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教育配套,窮什么也不能窮了孩子教育,而教育的現狀是讓人心急如焚的,并痛苦滿滿。
教育資源被一部分人享用,而那么多人卻很無奈,不是因為無學可上,而是不能享受真正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為什么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難道非得舍近求遠?
就拿我們住的地方來說,也是亂象不斷,就拿地方歸屬來說,最早是未央區,最后歸了灞橋區,但同樣我們還是浐灞生態區,最早的時候我們歸辛家廟派出所,后來辦事干啥去十里鋪派出所,但治安維護又歸辛家廟派出所,不管是辛家廟派出所,還是十里鋪派出所都起屬于浐灞公安分局,但在上學問題上浐灞管委會卻給不了答復,就這么一個未央和灞橋的交界處,卻引來了更多的不安和煩躁。
首先人是恐慌的,好多人幾年前就為孩子上小學發愁,因為學區劃分上東方羅馬花園屬于李家堡小學,翠屏灣屬于老人倉里的小學,村辦學校是不屬于直管的,他們每年對外招生是少的可憐,因為他們就容納不下更多的學生,而更多的小學生要讓家長花更多的心事和錢去自已找學校。
雖然東方羅馬花園和翠屏灣這兩個小區的人也很有苦惱,也很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就近入學,最起碼是有學可上,但一直以來大家是沉默的,都是各顯神通自己找學校,到了今年上學的孩子更多了,大家都著急了,因為早早去排隊報名的時候,那個報名的隊伍是看不到頭的,就像大家看不到希望,家長們焦慮了,為了孩子上學操碎了心,大家都是為了建設大西安而來的,而西安用實際的回答讓我們寒了心,常常大家會疑慮,會覺得自己來到西安,選擇留在西安就是個錯誤。
當你全身心的想投入的到建設美好西安,建設美麗西安中去的時候,你發現自己的心情并不美麗,是西安在拋棄你,不僅如此,你的下一代,在西安大發展的浪潮中,也不能享受應該有的教育。
一個未央,一個灞橋,不管浐灞一小,還是計劃今年招生而未招生的三小,都是只能讓我們望而心嘆的,原本大家心情都是一樣的高興,浐灞終于有小學了,大家不用舍近求遠可以在家門口上學了,然而浐灞管委會說了,一小就壓根不要想,三小雖然近在咫尺,離翠屏灣小區和東方羅馬花園小區只有不到四五百米,但行政劃分上還是屬于未央教育局的,要想上三小更是困難重重。
其實對于這些來城里打拼的第一代來說,更想要的是認同感,在西安買房落戶,在西安生活,更想活的像一個西安人,而不是在夾縫中生存,為了孩子的上學到處奔走,或者更有甚著去找浐灞管委會,要的不是領導的推諉扯皮,官方語言,我們要的是定心丸來消除我們恐慌,要的是孩子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而在爭取教育配套的路上我們是勢單力薄的,我們也不想給政府制造麻煩,但身為新的西安市民,我們有著享受教育資源的權利,難道就是要讓我們去掏上幾萬甚至十幾萬才能有追求好的教育的權利,難道我們這些新西安人在享受義務教育的路上也要低人一等?
我們的內心是繁雜的,也是畏懼的,能自己解決的事情我們小老百姓都是自己解決的,教育這樣的事情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但我們不想在這樣恐慌下去,我們想政府給我們明確的答復來明確我們就近入學,也是來明確我們新西安人的權利和義務。
翠屏灣和東方羅馬花園附近還有很多小區,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能上而不求人的小學,讓我們上班的路上不在焦慮,不在四處找學校,讓我們在建設西安時投入更多的精力,讓我們內心有真真的歸屬感,作好一個新西安人,為大西安建設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