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我在簡書發了一篇文章的開頭,標題是《從一篇10元到一篇1000元,她用了8個月》,然后說留言達到10個我就寫出來,因為年底太忙了,沒有一定的剛需動力,我可能不會寫
然后發出來幾個小時,就有簡書來的朋友加我微信,朋友圈也有十幾條留言
我說周三會發出來,所以一定要兌現承諾
以下為正文
這是一篇“顯得”特別勵志的文章。
先說下,標題說的是我自己,是最開始我想寫點啥,用錢衡量價值的話,2016年年初,一篇10元。年底了,最近我的文字對外報價是1000元一篇。
一千元一篇似乎也不算多,但有意思的是,起點是10元一篇。這大半年到底發生了什么?
(1)
2016年3月某個晚上,我照例哄7個月的寶寶睡覺。
看著床邊凌亂的東西、局促的空間,我抱緊了他,流下了眼淚,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定要給寶寶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那是一個工作日,那天下班路上,我從地鐵站出來,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手機叮一聲,我下車,看到支付寶發來一條信息,顯示收到10元錢,備注是“文章稿費”
當時心情很復雜,一是我終于有稿費了;二是只有10元,我可是寫了1000字
這是怎么回事呢
大概2月底,剛過完年,我對自己2016年的期待是,把文字這項愛好,轉變為謀生手段之一,這么說比較直白,但當時確實是這樣的一個出發點。但是,同時,我又沒特別強的功利心,我就是想看看自己文字有沒有一點價值,讓我舒緩情緒的同時給我一些額外收入,因為我自己的全職工作也是有固定收入的
我喜歡寫字,小學中學都是語文英語不錯,這里插一句,語文好的人,學英語也不會太困難。大學時候我學的理工科,沒了語文課,但寫字這個愛好也沒有放棄,我加入記者團,主辦我們班級班刊,寫博客,寫日記,不亦樂乎。
但我從來沒有公開發表過文章,也沒有接到過約稿,只是自己玩兒。所以當我想把文字“換錢”時候,是滿腦子懵逼的。
沒有渠道,沒有平臺。其實不是沒有,是我不知道去哪好
于是我在豆瓣某小組發帖看有沒有人需要寫手,也有人回應,讓我進加入一個寫手群。
群規很復雜,簡單來說是升級打怪模式,新手文章一律10元稿費,通過了可以升級,多了沒說多少。
寫什么題材呢?群主好像什么題材都需要,他也問我們自己擅長什么題材。我說新聞類、親子母嬰類吧,我自己本身在網媒做過,工作也是和文案搭邊(我是策劃),親子母嬰我接觸的多。
那我就先寫了一篇新聞類文章,確切說是他給材料和需求我來模仿和改寫。第一次,沒過;第二次,過了。沒幾天,支付寶收到10元錢稿費。
這就是2016年初,我說的一篇文章10元的由來。
(2)
收到錢的那天晚上,我抱著寶寶哭了。我覺得這樣不對勁
首先,我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其次,發在很不知名的地方網站,一篇10塊,這無論從時間從金錢從提升,都不會有好處
我放棄了這條思路,第二天就從那個群里退了。
但從這件事我也意識到幾點:
1)文字變現,沒那么容易;自己玩兒的文章和市場需要的文章是兩碼事
2)文字發在哪里,什么渠道什么平臺,需要考慮。原諒我那時候還不知道簡書這個平臺
3)我要找到好的老師教我,好的同學一起學習,有反饋有監督,這個是因為我自知自己沒有耐性
4)我要多學習,學習別人的寫法
然后我就沉默了一段時間沒有寫作,加上忙家里的事情,到了4月終于有點空了才開始繼續寫,但也是寫在自己的小公眾號里,基本上是自己想到什么寫什么,還是心情日記為主
后來有一天我看到我平時關注的一個公眾號在招募讀書寫作學員,我就想要么試試吧,看它的內容還挺豐富的,關鍵是每周必須按時交作業
于是我從4月份開始,在老師推薦的簡書這個平臺上不斷地寫起來了,當然自己的小微信公眾號也在發;寫到6月,領英自媒體邀請我簽約,后來百度π也有發邀請我入駐,最近是越來越多的約稿,甚至我們公司也把公司官方賬號交給我做
(3)
這篇文章不是給老師打廣告,所以沒有必要傾斜太多講我學的課程,前面一部分說我有報名參加一個課程只是為了敘述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我主要想說的是,從愛好過渡到專職寫作,天賦:后天訓練:興趣的比例是3:3:4
首先,想用文字來得到一些收入的人,你不能對文字一點敏感度沒有,比如兩個詞之間的微妙辨析,你要有感覺,這個應該算是天賦
其次,后天訓練是很重要的。閉門造車以為自己寫的很好很高明,但除非你是不世出的天才,很難一文天下驚的。所以我們需要高人點撥,需要“刻意練習”。“刻意練習”這個詞近兩年也很火,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簡單來說就是你要不斷地練習,最好每天都寫,讓寫作這個事兒成為你一個習慣性動作,日積月累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我現在的簽名是“一天不碼字就剁手的女民工”,確實很形象。
最后,興趣。我給了興趣40%的比例,是最高的。這里著重講一下。
有的人有天賦但對寫作不感興趣,他做生意去了,或者創業去了,他肯定不能做專職寫作者。
有的人有天賦也刻意練習了,但后來發現這事情變現比較慢,或者說,寫著寫著熱情沒了,就停止了。
最后能堅持下來的,一定是對寫作這個事情感興趣的人。ta對寫作本身感興趣,對“用推還是用敲”的字間琢磨感興趣,對文章結構、謀篇布局、邏輯線感興趣,對寫完后發布那一瞬間的快樂滿足感興趣,對深度思考、對寫作帶來新的世界感興趣,那它就更大可能變成專職寫作者,當然也能賺錢。
順便說,有興趣也更容易堅持,外人看來苦哈哈地堅持,而自己卻樂此不疲,可以克服“刻意練習”過程中的痛苦,甚至絲毫沒感覺到“在堅持”,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4)
我從小就沒有耐性,做什么都不超過三個月的熱度。讀書寫畢業論文,那是沒辦法,寫得很痛苦也不得不做,這和我們這個話題不是一碼事。
我至今做的最久的有三件事。
第一,大學期間做我們班班級刊物主編,做了兩年;
第二,給我家寶寶喂奶,喂了一年多,還沒停;
第三,2016年年初到現在的寫作,毫無停的跡象
我發現,只有興趣和目標同時驅動,且成為剛需,我才能堅持做下去。所以,這句話也送給各位。
我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有點聳動,但我并非想造成標題黨的效果。我也是那天突然發現,我的文章報價可以到1000元/篇了。然后有點感慨。
是的,連續寫了20萬字后,我有了幾個長期約稿合作的“金主”,交了幾個很好的朋友,現在年底了,則是有幾個團隊邀請我加入他們一起做項目。
很難相信,這僅僅是連續碼字一年的結果。過去我把寫字當做“敝帚自珍”的愛好,號稱是愛好寫作的人,現在想想很是汗顏,斷斷續續寫那么多年,沒有今年一年進步的多。
區別在哪呢?
(1)從自我表達到“自我表達+讀者閱讀”兩方面考慮
(2)從斷斷續續到連續寫作
(3)從自我感覺良好“我很能寫”到發覺自己還需不斷進步
我戲稱,邀請我加入他們團隊的,才不是覺得我寫作水平多高,而是看我經常發朋友圈寫的文章,覺得我比較靠譜吧,刷臉刷多了,有了存在感。
(5)
相信也有人想說,到底有什么秘訣。
我的真實體會是,“秘訣”是方法層面的,可能有很多種。比如怎么起標題;怎么開頭,怎么結尾,怎么更好地閱讀,但是它們也是個人化的。你可以學到這些東西的技巧,很多書和老師都有講,但是如果你學到的知識、方法、技巧,沒辦法和自己關聯起來,那它們就只是存在你的大腦里,不僅不能發揮作用,還占用內存和帶寬。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你把它們用起來;而用起來的道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寫,堅持寫。
所以,沒有什么“道”上面的秘訣,勤奮本身就是通往秘訣的道路。
然后我想說,
最初,我希望能通過寫作賺點錢。
后來,我發現光靠寫作很難賺大錢;
現在,我認識到寫作是一個提升自我、打開世界的鑰匙,它帶來的效益不僅僅是賺錢
為什么
寫作是所有表達里,對邏輯性、連續性、縝密性要求最高的,你學習寫作,當然也對你的這幾個方面的能力提升最多
這可能才是我的文章從10元/篇能到最近的1000元/篇的最大原因,也是為什么有團隊邀請我加入做合伙人的最大原因
(6)
我不喜歡給人打雞血,也不喜歡給幾個清單式的方法論,什么你照著做就好
我喜歡琢磨最后的最后,到底怎樣才能讓自己和他人,真的通過寫作提升自己呢?
如果用了幾個方法,無效怎么辦?一定還有更背后的東西在支撐著
我想,那就是最后的最后,我能給你的
“給你的寫作賦予意義”(此處寫作也可以換成其他你的愛好,希望變成經濟收入的某個愛好)
賦予意義,是一個頂層設計的觀點,它一點都不虛
賦予意義,你才有可能把寫作這個事情,變成剛需,才可能堅持,才可能克服刻意練習過程中的困難
這個意義,可能要比“賺錢”還要重大。這是我后來意識到的,也修正了我2016年初那個出發點
比如,賦予寫作“打開自己 連接世界”的意義,你自然會啟動大腦,如何連接世界?
那就要有輸出,有東西和外界溝通,交換
當你為了不斷輸出不斷學習,你就會自動去閱讀,解決了學習的拖延癥
當你不斷閱讀輸出,你會發現自己在成長,這種快樂,解決你的不能堅持
當你解決了拖延、堅持,躍遷到了自動啟動寫作這一動作,你自然會去研究寫的好的人的標題怎么取、文章風格如何
當你給自己增加了寫作這個事情,你自然要去研究如何時間管理,如何空間整理
所以你會發現自己整個人都在連帶著改變了……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而給你的寫作賦予怎樣的意義,這個答案也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后記
不知不覺寫了這么多,希望沒有愧對你的等待
沒有配圖,只希望你能從文字里感受我滿滿的誠意
郭小果子,一天不碼字就剁手的女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