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迷惑于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在走到了當時人類的巔峰之后,反而轉向神學的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以接受的解釋是,他們站在人類的最高峰,會被各種無法解釋的現象所困住,當他們無法找到相應答案的時候,他們轉而去相信了神學,以寄托自己的思想,而不至于被沉重的思想包袱所壓垮。人類和這個宇宙到底是處于什么樣的關系?人類是否能沖破自身的局限?而成為真正的主宰,這就是那些真正進行了系統性思考的科學家或者文學家所嘗試解答的問題。
俄羅斯作家的科幻文學作品《路邊野餐》也在嘗試解答這一問題。小說的設定是人類和外星人的第一類接觸。外星人來到了地球,在地球上留下了六個造訪區。而他們也只是在這六個造訪區內留下了他們活動的痕跡,他們沒有與人類有任何形式的接觸,沒有控制、沒有傷害、當然也沒有把人類當作實驗品去研究這類我們常常想象中的場景,他們只是來到了地球又走了,留下了大量的對于地球人來說是未解之謎的物質。
這成了困惑的最大來源,也許皮爾曼博士的野餐理論真的正合乎這種現象的解釋。外星人只是出門在外旅行,順便在地球上歇了下腳,又怎么會在乎歇腳地的蟲子的感受呢?把地球的人類比喻成蟲子可能很難讓人接受,但如果把我們的人類放大到宇宙的角度去看待,人類也許還不如蟲子,想一想“旅行者號”回望地球的時候,僅僅看到的那個小藍點,我們地球人又有什么資格值得驕傲的呢?太陽系都是我們無法逾越的鴻溝,地球人也許只有在地球這一狹小的空間才能施展自己絕對的力量,還是滿懷敬畏之心的好。
但地球人的表現又如何呢?這本小說不僅僅是表現于科幻這一問題,更是對于人性的恐懼、貪婪和欲望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恐怖的背景下,人類還是無法被自己的貪欲所限制。還是馬克思看的更為深刻:“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有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而在這本書中,探索造訪區又何止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可以說是無本萬利,只要能夠到達造訪區取得其中的任何物品,都會成為有錢的人。所以任何一個造訪區附近,都形成了來自各地的冒險家而形成的社區,當然這個活動是極為危險的,身體和心理的傷痛都讓人深刻,但危險卻無法阻擋他們的貪欲。
《路邊野餐》作為蘇聯時期的文學作品。我們不去探討他小說的歷史成因。這部小說無論是其思想性,給我們人類提出來的宇宙觀,還是其作品中反映了人性的各種劣根性,這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小說。而它可以觸發我們人類自己深層次的思考,才是它最大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