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至3月14日讀完這本書,2018年2月3日看完這部電影。
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導演麻利果斷的剪切手法散發著所有的奇妙。
三人初進雜貨店時,店門口的街道上和店里頭的打光自然清晰又溫暖;經過一夜的回信,次日離開雜貨店時,沒有濾鏡的清晨無比撩撥我心。中間有一段長大的小芹在一場小型演唱會上演唱《reborn》,導演給予了相當奢侈時長,感覺是播放了一段mini MV,最后小芹的演唱原來是翔太手機上的video,時間分割但邏輯通順的情節銜接令人印象深刻。
浪矢先生在病床上的請求,小芹與跳樓女同學的談話,三人和晴美第二天清晨的會面都讓人為之動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晴美后來變得富有,她也并未過上奢華的生活(原著中也未有),對比《夏洛特煩惱》中,回到過去而暴富的夏洛大把撒錢的畫面,更加克制更加深沉。三人組后來也不再無所事事,從最基層做起,踐行著自己。
犧牲的魚店克朗,他的父母和妹妹,他的妹妹很漂亮;小芹的跳樓朋友,跳樓朋友的母親;長大后未再提及的小芹的弟弟。一個個鮮活又普通、平凡又靈動的可愛的人。現實的生活,冷漠又溫暖,無可奈何又盡可改變。不要放棄,不能放棄,要嘗試、要向前、要繼續、要勇敢、要有愛和希望。
哈哈哈,那個想考100分,最后當上校長的胖小子不是很可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