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開始喜歡“遇見”這個詞。
八年前的我,還是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住在一間小公寓,養了一只大薩摩狗,喜歡背包滿世界去旅行。
第一次一個人的背包游是去云南,在去梅里雪山的盤山公路上,我遇見了這輩子至今見過最美的景:透著車窗望出去,云上居然露出晶亮的雪山尖尖,仿佛天外宮殿,美得晶瑩剔透又那么不真實。那一瞬間沒有拍照,卻把這一刻的震撼永久地刻進了心里。這是任何旅行書和攻略都無法帶給我的遇見。
30歲前的一個月,我背包坐火車去了西藏,在那里遇見了海拔5190的空氣。曾經以為會無比焦慮的“30歲恐慌癥”就在這美好的“遇見”中安然度過。在納根拉5000多米海拔上,沒有任何高原反應,還沒心沒肺地劈起了一字腿,盡情跳躍。
旅行中天闊地闊的“遇見”使我感知到:女人,不是到了30歲就要結婚才正常。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別人的“觀感”,而是為了自己的“體驗”。
30歲后的我,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順其自然地結婚,安靜地過兩個人的日子。
33歲后的我懷孕,練瑜伽,順產了一個小萌寶。柴米油鹽與歲月靜好一起進行。
在萌寶三歲半的親子寫真里,我和萌穿上棉麻長裙相互對視,整個人掩飾不住的放松自在,臉龐幸福得閃閃發光,曾經夢想清單里的畫面就這樣在我眼前鋪開。
此去經年,讀到這本《世間一切,都是遇見》,竟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仿佛遇見了老朋友,將那些單身時,婚姻后,在時間里打磨過的情感里程又一遍遍在頭腦中回放了一遍。
這本書里,有已安放的青春和用力的成長。
微信百萬大號的創始人周沖在《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中說:“因為焦慮于在小縣城死掉,所以拼命折騰到北上廣。因為焦慮于責任擔不起,期待落空,所以拼命站起身來,去扛起一個大人應該承擔的一切。歲月從不靜好,現世從不安穩。你要在路上一直走,一直看,才能一直收獲,一直成長。”
有同樣感悟的還有情感作家、80后媽媽李愛玲,她在《替未來的你,抱抱現在的自己》里說道:
“十五年后的某個傍晚,我在暮色四合里下班回家。從商場偌大的櫥窗前走過,無意間回頭,看見玻璃墻映出的人像。
那里面的我,青春不復,長發依然,眼神清亮,腰背筆直。
這就是我一直想要成為的樣子——體面的工作,穩定的年薪,婚姻、房子、事業、夢想,那些當年遙不可及的東西,此刻都在身旁。
歲月是把雕刻刀,它一刀一刀把我們雕琢成現在的樣子。 ”
這本書里也有職場奮斗。
和我同一座城市的專欄作家艾小羊說在《好運是一種能力》說:
“人最大的對手,往往是自己的懶惰。別指望撞大運,你必須拼盡全力,
才有資格說自己運氣不好。”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生活中投射向每個人內心的隱秘成長。
亞比煞在《愿你永遠也不會與美好決裂》中用平靜的語氣記錄了自己驚心動魄的原生家庭故事:母親一生未得到父親的愛,女兒在父母無休止地摔打吵鬧中長大,童年時常常一個人留在家里孤獨地與電視為伴,少年時又碰上母親下崗失業,疾病纏身,母親變得粗俗不堪,毫無顧忌地怒罵嘲笑女兒。所幸成年后的女兒雖在母親節無法對母親感恩,卻最終理解母親——她只是面對命運的盤剝,最終交出了夢想,她與美如此決裂,不過是因為求之不得。
對于命運安排的母親,作者最終釋然,選擇了另一條路——永遠也不會與美好決裂,永遠懂得欣賞和保護他人的天真。
讀到這里,長舒一口氣。終于看到有人不再以原生家庭為一生背負,無論是母愛,原生家庭之傷,亦或與美決裂的母親……在這一刻,都已覺察,覺知,將輪回終止。且于我承擔,且于我終結。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如何擁有過美好生活的能力。
連岳在《學會浪費》里說:所謂浪費,表面看來是物質的損失,其實是內心的放松,也是對他人的寬容。它代表你愛自己,只讓自己用好東西,不勉強自己。同時你對未來樂觀,不用攢一堆廢物以備不時之需;你溫和寬容,不太可能對他人嚴苛。
斷舍離的精神,在這里似乎又精進一層。
王珣在《你有自己的山川湖海,也能安于廚房與愛》說:“普通女子如果能精致到一生都穿沒有一絲皺褶的裙子,她就是不普通的。即使我們是普通女子,也并不代表我們就要隨波逐流地淹沒在人潮里。”
即使單身,也依然要好好對待自己,隨時期待遇見另一個自己。
即使有了家庭,也依然可以有一個人去遇見一本好書,一個屬于自己的下午,一部好電影,一件美麗的衣服。。
生活就像個大游戲場,一切隨心造。你見得愈多,你的眼界愈開闊,你愈能遇見美好。
有人向往熱鬧,于是從小城市出發,她終得到繁華;
有人向往簡單,于是一人住,一人食,一人好好活,在旅途中獨自行走,放棄多余的關系,惟愿有生的年月,如清水簡單;
有人暗戀經年,最后卻發現對面也再相對無言,最好的時間也停在從前。(《我跟你的故事,停更是最大的仁慈》)
有人渴望愛情,最后卻發現只有 “懂”才是最好的愛。(《要是來日方長,謝謝你能懂我》)
……
這些都是書里的故事,也是你我的人生。
歲月并不靜好,現世從不安穩,有太多生活方式的選擇。
遇見的風景不同,對幸福的定義不同。但最好的莫過于求仁得仁。所得即所求。
所以我們要一直走,一直走,才會一路遇見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