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理解系統,我們就必須要接受這樣一個觀點:任何系統都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的。
我們甚至可以考不夸張的說:
發展是世界系統觀的核心概念
人類對發展理論的認識
人們對于發展的理解也經歷的不同的階段,傳統發展管的局限主要由以下三點
- 種族中心主義
- 單維度
- 決定論觀點
人們在研究系統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理論,如果根據功能,結構和過程是單一還是多元,我們可以粗略的將發展分為8中類型,從最簡單的功能,結構和過程單一到最復雜的功能,結構和過程都多元。
例如:正統馬克思主義就屬于結構復雜,過程和功能單一的發展論:在正統馬克思主義中經濟被認為是社會的主要工具,而階級斗爭是主要的過程,可以通過階級斗爭和激進的社會改造將原始社會推進到古代奴隸社會,封建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實現共主產義社會。
第三代系統觀認為發展的結構,過程和功能都是多元的,以艾克夫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認為:發展的系統觀,涵蓋了功能,結構和過程這三個維度的多元性,其他7中類型只是它的一個特例。從系統的角度來看,發展史系統多功能的一個表現。
什么是發展
說的具體一點,發展就是組織有目的的改造過程,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團隊,都可以被定義認為是一個想象共同體。大家都會朝著自己理想中的目標努力。
當然,具體到每個人,對組織的這個愿景,理解就會出現不一致,這就導致了發展,同時向著更高程度的整合和差異化發展,
最終,發展的目標,是提升組織服務其成員和環境的能力和愿望。
差異化發展,即分化,代表著藝術的方向(在明顯相似的事物之間尋求差異),這種發展強調文體價值觀,意味著增加復雜性,多樣性,自主性和形態發生(新結構創建)的趨勢。
整合,則代表了科學的方向(在明顯不同的事物之間尋求共性),強調工具性價值觀,意味著加強秩序,統一性,一致性,集體主義核心和形態靜止(結構的維持)的趨勢。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人類發展的趨勢也是在這二者之間不停搖擺,有時候,科學快,藝術慢,有時候是藝術快,科學慢,最早人們會說后裔射日,會說嫦娥奔月,是因為藝術比科學快,后來人們發現了核聚變,發現了月亮其實是衛星。科學就進入了爆發期,一切用藝術解釋過的東西全部被科學解釋,在科學的促進下,整個人類昂揚向上。科學發展到了極致,就產生了熱兵器,爆發了一站,二戰。人們突然就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在一個個離去。人們就又開始用藝術思考,因此一戰二戰之后,世界,也包括中國,產生了很多的藝術大師,不管是在音樂,繪畫,還是在其他藝術方面。
發展的要素
在組織中,發展的兩個活性劑分別是:欲望和能力。要想讓發展產生,這二者缺一不可,而看似矛盾的整合和分化,也并非相悖。
最簡單的安全方案就是限制自由,于是自由就成為了破壞安全的因素。
安全和自由,這對兒粉概念,其實是統一現象的不同方面而已。沒有安全就不可能有自由,沒有自由,安全也沒有任何異議。
參與過程可以同時達到自由和安全的目的,適應過程可以同時達到穩定和變化的目的,組織過程可以達到秩序性和復雜性的目的。
這些興起的趨勢----創新,學習和適應,社會化,參與和組織化,都不是獨立的過程,他們一起組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帶來了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