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3年的一月,在我登陸加拿大八個月后,我跨入了COLLEGE的校園,主修會計,在國內學得是工商企業管理,在機關搞預算和經濟分析九年多,好像對數據還敏感些。那時對于移民來講,女會計,男電腦,CNC好像是很普遍的現象。? ? ? 那時,上第一學期課時,我還住在地下室,去學校要換乘3部公車,2部地鐵,在零下20度左右的冬天,等車的日子歷歷在目。記得剛開學時,我小孩出水豆,我呆在家里照顧他,我們一家3口,一個上課,一個上班,還得照看小孩,我們沒有人能幫忙,先生上班處也是要倒騰好多部公車的,疲于奔波,這種辛苦無法形容。也許,親歷過,才明白有家人,父母,朋友在身邊的可貴。我們得從微薄的收入里拿出錢來請人代看小孩幾個小時每天,這里的小學下午3:30就下課了,等我下課到家都已是華燈初上了。
? ? 2004年的四月,我們終于搬離了我們住了一年的地下室,搬進了離先生公司只有10分鐘路程的一套一房一廳的公寓,小孩的學校就在那棟公寓樓的背面,離我學校是越來越遠了,要換乘3部公車,3部地鐵,路上單程就要2個小時。先生總是有太多的加班,再讓他在路上折騰的話,就太辛苦他了。那個區,住得中國人很少,也沒中國人開得超市,房租也很貴,我們的生活費用越來越大,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對我來講,未來還遙遙無期。真得很絕望。請了樓下一個白人老太太照看小孩,她可是嚴格要你在6:00必需接走小孩的,我總是一天在路上奔波著,精疲力盡,真看不到希望所在。就這么艱難得修了一年半的全天課程,我將3年的文憑轉修成2年的文憑,修了20門的課程,就差2門就可以畢業了。這一年,經歷了SARS,北美大停電,先生的至親在國內交通意外過世,我的父親第一次從鬼門關里奪回了生命。。。。。。一切一切,讓我們孤身在外的游子,懷想親情的可貴和生命的不易,將所有的期許都戈淺,活著就是希望。
? ? 離家后的第二年夏,我擱下還未修完的2門課程,帶著小孩回國探望我的父親。父親于4月病重住院,家人在他脫離危險后才告訴我,其實,那時我正是期末考時期,到現在我還在想,既使那時先得到消息,我會馬上趕回去嗎?!這就是離家的無奈,和必需面對的背離親情的痛苦。那時,姐還在另一個國家做訪問學者,是她在第一時間趕回國,一直以來,她總是盡著她作為長女的責任和義務,而我,為自己的不孝承受著心靈的煎熬。”父在,子不遠游。”;”子欲養,而親不在”,古人之云,總是來自切膚之痛。望著父親日漸蒼老的臉,我不斷問自己,你踏上的是一條怎樣的不歸路啊。一個半月后我又無可奈何地回到了多倫多。我必需完成我的學業和為茫茫的未來向前,再一次像飛蛾撲火般,不能回頭。
? ? 很多移民在離開故土后,總是很多年很多年才回國看看,那是出于怎樣的無奈。很大程度是因為無法承擔經濟之重。來加6年里,我回了4次國,兩次是探望劫后余生的父親,第三次是給父親過70大壽,第四次竟是奔喪而回的,父親已跟我陰陽相隔了。七年的時光里,很多親人先后離開了我們,我們離親情越來越遠,異國他鄉的友情又淡如水,我總游離于生存和情感之間,痛著。就如一個朋友在奔完父喪之后,跟我說得就是;”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我也會是個孤兒。”是啊,我們已經一無所有,除了永恒的父子母女親情,我們還能守住什么?!當很多人都認為我這幾年浪費太多的錢在路途中時,我從沒有為此而后悔過,既使如此,父女之情還是像斷了線的風箏般再也接不回來了。
? ? ? 那年夏末,我回加之后,就進入了找工的行列,同時修讀未完的兩門課程。簡歷發出無數,面試時有時無,沒有結果。我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一家TIM HORTON’S 做收銀去了,在第一年打過3份工廠工之后,我是再也不愿邁進工廠的大門了。服務性商業接觸面廣些,也有助于口語的提高。那時,因為房租太貴,我們再一次搬家,離我跟先生上班的地方都很遠,我們又開始了各自奔波的日子。那年年底,我們買了我們的第一部車,我和我先生有一個不需要再帶著疲備的身心在寒風中等車了。
? ? 在這個地方,我干了8個多月,上5天的班,周六上課,總算修完我的學業。就在我修完我的學業的那個月,我的一個朋友換了另一份工作,就將她先前干的那份會計的活推薦給了我,我又一次幸運地重新邁進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