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實現夢想的人生,真的值得我們為之奔波嗎?
今天看了《世界奇妙物語之機器人》。男主角某天發現自己的母親是機器人,父親也是,包工頭也是,某漫畫雜志的編輯也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機器人,最后連他的女朋友也被機器代替。傷心的他決定去那家生產機器人的公司一探究竟,發現所有人都躺在公司的密封艙里做夢,在夢的烏托邦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些機器人,就是為了保持社會秩序而生產的替代品。短暫地體驗過那樣的烏托邦后,醒來的男主角憤怒地砸掉了為人們構建夢中烏托邦的機器,他清楚地明白,那些都是假像,人類應該在現實中好好生活。于是人們憤怒地醒來了,痛恨男主角毀掉了自己的烏托邦。害怕的男主角逃出公司,發現街上的人都被按了暫停鍵,整個世界像是靜止了一般。原來每個人都已經被機器替代,無一例外。全劇終。
如果真的是那樣,那世界也太可怕了。劇中的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未完成也沒法實現的夢想。為了“圓夢”,所有人都選擇了逃避現實,于是世界上出現了與他們長得一樣的行尸走肉,一群按照系統行事的機器人。連這個計劃的創始人,原本想著統治世界的大老板,都經不住這種想什么有什么的誘惑,在夢里統治了世界。
現實太過現實,我們每天都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奔波忙碌,瑣事纏身。能實現自己夢想的人少之又少。實現了一個也沒法實現兩個,總是有遺憾。所以人們選擇換一種方式,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去做夢。再也沒有人留戀真實的生活,它殘酷,它果斷,它不留情面,有時還很偽善。
但是我愛它。 古人常言道:“人生夢一場。”生活本生已是虛幻,夢中夢豈不更加虛幻,沉溺于其中實在太過荒唐。我們生而為人,不是豬不是狗,定是有原因的。
我們可能沒法真真正正為自己而活,但可以過得瀟灑自在,無拘無束,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只要你想,怎樣都能擁有自由,怎樣都能活出真我。沒法實現夢想,過得痛苦不堪,哪個都不能成為你放棄生活的借口,因為你還活著。
Forest Gump阿甘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每一天都充滿驚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
夢想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逐,它是希望、是愿景,它并非遙不可及。但如果又太輕易實現,那它只能叫做目標。有一天,你實現了某個小的或是大的夢想,那就是你吃到最美味巧克力的日子。
如果那一天始終沒有來,你可以大吼大叫罵這個操蛋的世界,然后一邊讓自己用最快樂的方式,腳踏實地地活著。就算吃不到最美味的巧克力,說不定也能吃到最美味的牛奶糖啊。
不管生活怎么待你,不管夢想有沒有實現,請答應我,不要逃避生活。生活最偏愛那些直面打擊逆流而上的人,它一定會讓那人嘗到甜頭,只是早晚問題。如果為了虛假的烏托邦而放棄自己的人生,豈不是太浪費上帝賜給你的這具軀殼。
請腳踏實地,好好活,認真活。只因我們不是麻木不仁的機器,是擁有靈魂的人。
答案是: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