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信息分析課第二期》,梳理知識創造工具Zotero的一種實踐方法。其中,對目錄結構的重塑有助于提升獲取及整理信息的效率。
背景
信息爆炸時代管理個人知識系統至少面臨兩個困難的主題:知識的積累、復用、與創造;使用工具和方法定義自己的行為和習慣。對于第一個主題,陽志平提出知識的創造要大于知識的管理(陽志平,2016)。野中郁次郎提出“知識創造論”,并且提出“場”對于知識的創造力量:知識的創造力量存在于各種相互作用于他人共享情景的、動態的“場”之中。不能創造“場”,也就不能創造新知識?!癝ituated Learning Theory”也側重強調知識學習與行為習慣的重疊(Lave, Wenger, Dewey, Vyogtsky, 1990s)。
在數字技術的催生下,各種知識(文獻)管理軟件應運而生,從軟件的分類來看,大致可以歸納為這幾種指向性:
- 文獻管理類軟件(Zotero,Endnote,etc.)
- 筆記管理類軟件(印象筆記,Notion,etc.)
- 協同工作類軟件(Google Drive,騰訊文檔,etc.)
- 存儲空間(Dropbox,百度網盤)
這些軟件的定義與分類大多以內容和功能為導向,少有軟件設計者從知識學習與創造的本質上去思考一個產品的定位。通常,這類軟件僅僅止步于“效率工具”(陽志平,2017)。而對于知識創造,更為重要的是要講“形式知識”轉化為“暗默知識(Tacit Knowledge)”。美國心理學家A.S.Reber在1967年正式提出內隱學習理論,即成為認知科學中的熱門研究議題(陽志平,2017)。
在“信息分析課二期課程”中,我們使用Zotero作為知識創造工具,試圖以“知識轉化”,“知識創造”為切入點,理清Zotero的最佳實踐方式。
Zotero簡介與入門:
Zotero是一款基于CRUD(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協議的開源軟件。Zotero社區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插件:
與Evernote這類更重記錄的軟件相比,Zotero可以成為輔助創新軟件。比如,Zotero可以根據條件創造搜索類別,從不同切面理解信息。Zotero不是簡單的記錄、導入那么簡單,而是去復用這些信息。
Zotero workshop slides 中提出了六種Zotero的典型用戶:
- 需要寫簡單研究論文高中生
- 需要寫專業文章的大學生
- 正在寫書的專家學者
- 需要文獻管理的教學管理者
- 需要協作創作資料的大學教授
- 研究助理或者提供學術支持的咨詢專員。
Zotero的抓取信息的核心來自于Translator 參見Translartor在github源代碼。顧名思義,Translator就是編寫好的腳本,用于識別不同類型的網站、文獻庫,以便Zotero能夠識別并且應用規則。
- 英文原版簡單教程:How to write a zotero translator plus
- 英文復雜完整教程:How to Write a Zotero Translator - Chapter 1
- 中文Zotero系列教程之六-編寫翻譯器 - Dr Huang
- 如何修改Douban.js達到批量導入豆瓣書單
- translator文件夾在哪里:mac在“用戶名”下面的Zotero文件夾,用一般的文本編輯器(推薦Atom)即可打開。
使用Zotero的幾個準備工作:
- 存儲空間搬家到Dropbox上
- 參見 Zotero(1):文獻管理軟件Zotero基礎及進階示范 - 陽志平的網志 中 “配置Zotero”板塊
- 了解人類認知最佳結構:樹形結構
- Zotero(2):作為知識管理工具的Zotero - 陽志平的網志
- 總而言之:不要用Tag來分類,而是應該是用Tag來給文章加“印象”,或者說描述性的關鍵詞
- Zotero導入分類好的文件夾系統
- 在《信息分析課》中,有教練老師指出,分類不重要,而是建立搜索才重要,所以可以就用開智提供的模板IA002/IAZoteroCategeryTemplate.rdf at master · cyrus-education/IA002 但是,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下一節會討論這個問題。
- Zotero中的分類源代碼是一個.rdf文件,可以選擇下載好“IAZoteroCategeryTemplate.rdf”之后選擇Zotero > File > Import 選擇.rdf文件。當然,在Zotero中也可以右鍵點擊 My Library > Export Library 導出你自己的.rdf文件
- Zotero中選中具體條目,點擊鼠標右鍵,選擇“Update Citation”,可以重新抓取元數據
- 可以直接拖入txt, pdf等等文件到Zotero,并且在右側Info面板補全元數據信息
高效的使用Zotero文件夾分類整理資料
在信息分析課中,默認的文件夾分類如下:但是,我認為這種分類方式存在一些問題:
- 模板中命名方式多為A. Note / B. Paper等等,兩個連續的大學字母干擾視覺,我將其優化為a. Note / b. Paper,讓用戶一眼關注到大寫字母,讀取單詞(當然,中文分類不存在以上問題)。
- 框架太完整導致常用的文件夾層級太深。在Book分類下,有Selectbook, Buyrecord, Booklists, Studyroom等等許多分類。但是,在我把已有電子書籍導入Zotero之中時,這些分類并不能起到什么幫助。而在我常用的書籍中,無非就是一些專業類目和雜書。我建議在分類圖書時,只需遵循大類即可。我自己的幾個分類如下 Book > 1. Interaction Design 2. Creative Coding 3. Educational Science 4. Cognitive Psychology 9. Others
- 有些命名復雜,不易處理。比如,要保存一個維基百科網頁鏈接,要找到Net > EncyclopediaArticle。并且,Net下面的幾個分類,并不能提供幫助記憶的功能。我在自己的分類中,將Net下面的分類定義如下:1. Webpage 2. Mobile 3. Others 這樣,每次用戶存儲資料時,不用花費太多腦力。
- 有些分類不符合記憶規律。比如Journal > Top20,一般的用戶記憶一個學科的Top20期刊雜志都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在存儲資料時,還要特別弄清文章的來源,比較繁復。個人建議,所有這種TopN的分類都是不必要的。
- 增加一條d.Presentation,用以單獨記錄演講文稿。
- 增加一條e.Report,用以單獨記錄報告類資料。
- 講MyPub放在最后一條,占有倒敘第一的位置,更名為z. MyPub
- 刪掉E. Media類目,一些音視頻的資料并不適合放在Zotero里面,不再新建子分類。
- 刪掉H. Personal類目,不再新建子分類。其中Email 和 Instant Message在現代社會非常重要,但是Email使用郵件系統本身就已經足夠滿足功能了,而且Email的溝通場景比較特殊,不建議導入Zotero里面。Instant Message我不認為原文導入是好的做法,因為大部分Instant Message的可靠性都值得商榷。
- Paper分類,可能是大部分Zotero使用者最常用的功能。在《信息分析課》中,教練提出一種實踐方法:Paper中前四個分類1. Author 2. Journal 3. Thesis 4. Lab作為獲取全局信息的四個分類相對比較穩定,其他小話題或者臨時話題可歸入5. Subject 下新建的子分類。我對這種方法特別認同。首先,Paper版塊的特性決定想要徹底穩定不太可能。那么5. Subject 起到的作用就是臨時給Paper打分類標簽,導入信息。在一個關鍵詞下探索了一段時間后,用戶會形成一些關于這個領域牛人、牛校、牛期刊、牛實驗室的認知。這個時候,就可以把文章整理到1. Author 2. Journal 3. Thesis 4. Lab 四個分類中了。在1. Author下面,我傾向于將作者的名字整理成“名+姓”,比如 Kenneth Koedinger。個人不喜歡用論文中縮寫的形式,如K Koedinger 或者 Koedinger, K。西文作者的姓名作為non-native speaker本身就不是太熟悉,在文檔分類中,應該盡量保持完整性及常見性。在2. Journal 中,自然導入的是雜志名稱。在3. Thesis下面分類,我建議添加學校名稱,比如MIT, NYU。個人建議名稱在可辨認的情況下,越短越好,比如 MIT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4. Lab是對Thesis的增強,有很多專業領域的實驗室,名聲如果比學校還大,那我建議以這個實驗室為單位,進行文獻的整理。比如Sino-European Usability Center,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當然,實驗室中一般都會有一個核心人物,比如,上面實驗室的核心人物Zhengjie Liu,實驗室產出的論文也多有Zhengjie Liu參與,以1. Author為單位整理也可以。個人認為,以第一印象歸類最為重要,即便是重復了也沒有太大的關系。
- 類目分類要平衡穩定性(不能經常修改)和迭代性(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變化而變化),雖然使用Zotero不應該依賴分類,而是應該依賴搜索,但是在整理資料時,用戶還是不免糾結。為了提升整理效率,類目分類也要自己下一些功夫。
以下是我的分類源文件,開源出來給大家:
IA002/cyrus190114.rdf at master · cyrus-education/IA002
Zotero的幾個重要功能
快速去重 “Duplicate Items”
在Zotero中經常存在資料導入了多個分類中,產生重復的問題,在軟件左側的“快速去重/Duplicate Items”能夠快速消滅重復,點擊這個按鈕后,顯示重復資料,點擊合并可以選擇保留哪個目錄下的資料位置。高級搜索:定制個性分類
選擇菜單面板上放大鏡按鈕(高級搜索>添加條件),可新建限制條件的搜索。高級搜索功能是Zotero的重要核心實踐方法之一,比如,可以新建一個搜索叫做“一周內讀的文章”。高級搜索可以讓用戶從不同的角度(時間,關鍵詞,閱讀習慣等等)切入自己的知識庫。時間軸:時間分布
選擇工具(Tools)>創建時間軸(Create Timeline):創建以時間為X軸的視覺化信息圖形。
在這個時間軸里,你也可以選擇高亮(Highlight)一些關鍵詞, 或濾掉(Filter)其他不含關鍵詞的資料。
討論
- Zotero是基于對文字信息的搜索處理,但是市場上空缺對圖片、視頻、音頻資料的搜索與處理的軟件。
- Zotero更接近于知識整理、復用的軟件。而在Zotero上寫一些notes,個人認為用戶體驗不是那么好,推薦使用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配合Zotero使用。
- 如果說知識的兩方面分別是范式轉化和工具習得。那么從方法論上,學者已經為我們理清范式轉化的問題。如果說范式轉化的過程不必要我們每個人都參與,那么工具的習得則是一場全民運動:在數字時代生活的人,必需學會使用工具去創造知識。那么,下一步,必然是差異化的塑造:根據你自己的需求去切入信息才重要。當然,在每一個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會崛起,但是個人以為,基于個人情景和經驗的實踐,以及對實踐的分享和公開,才是未來的王道。
參考文獻
- 陽志平:學習六律與六思 - 開智學堂 - 微讀吧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Psychology Today
- Situated Learning
-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ith Trees
- The magical number 4 in short-term memory: A reconsideration of mental storage capacity
-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 |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