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住的房子在一個幾進幾出的大院落里,大家稱為季家大門堂,從大門往里到我家的堂屋有好幾道大門,隨著整個家族的衰落,門板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門檻的印跡,從我家堂屋兼廚房,可以一眼望到街上。
正是這一覽無遺,讓年幼的我的出逃總是失敗,尤其是一次沖出去被自行車要撞到幸好外婆及時出現用手擋住,從此我被嚴加看管。
然而沒有什么難得住我,就像我總能找到媽媽藏起來的糖塊一樣,我終于找到一個法子,另辟蹊徑,我從斜對門的張家奶奶屋子里走!然后再穿過一個小天井,再從另一戶人家屋里溜出去。
破落的季家大院里住了幾戶人家,各自心懷鬼胎,常為一些陽光、下水等雞零狗碎之事鬧別扭。唯有租住在這間小房子里的張家奶奶老夫妻倆和我外婆最與世無爭。張家奶奶沒有生養,政府委托他們收養了兩個孤兒,大丫頭和小丫頭,老夫妻倆含辛茹苦拉扯大,出了嫁,然后靠一些零活營生。張家奶奶和外婆最好,也最疼我。所以每次見我穿門而過,她就會嚇唬我說要告訴我外婆。我哧溜而過,而她則扯著嗓子喊我外婆:王家老太,小東西又溜出去了!
穿過天井,再穿過一戶奇怪的人家,老頭是外公的堂弟,用土話說不著調,其他弟兄在外經商或者工作,不太過問鄉里,他則以族長自居,偏袒他那處處要占先的老婆,再占有有限的資源來養活他家的龐大的子女。
開春以后他家必捉小雞苗,有一次,他那總板著面孔的小女兒兇兇地對我說,你老從我家走把我家的一只小雞弄死了,要你賠。
沒想到,年幼的我居然一指天空的麻雀,那賠給你這個好了!
這件事情的真假我是記不得了,只是后來老被他們取笑。如果不是因為因為今天早上在菜市場看見了小雞小鴨小鵝,我大概也不會想起這段往事了,也不會想起我童年的溫暖張家奶奶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