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寫過一篇韭菜雞蛋素水餃,獲得很多人的歡心。早起群里的曼玉看后向我推薦,西葫蘆雞蛋包餃子也很美味呢。我便記在心里,想著哪天嘗試著做一次。
今天天熱,加上身體不適,懶得下去遛娃,就尋思著找個事和閨女在家一起做。思來想去,干脆包餃子算了,就做曼玉推薦的西葫蘆水餃。而且前兩天肉吃多了,剛好吃點素的調調胃。
主意已定,拉著閨女直奔菜市場,買了兩根碧嫩的新鮮西葫蘆,一把黑木耳和一袋雞蛋。挑菜的時候,小丫頭還在旁邊歡呼雀躍:“和媽媽包餃子啦。”
包餃子,還是一樣的程序,但每次都是不一樣的味道。
一回到家,我就先把面活上,揉成面團放旁邊醒著。
然后把西葫蘆洗干凈,偷懶不想用刀切,拿刨絲刀來刮,用最細的那個孔,瓜絲會很細膩。不一會功夫,一堆散發著水氣和清香的瓜絲就躺在了盆里。刮第二根的時候,沒留神刮到了手,小手指被鋒利的刨刀掛掉一點肉,一下涌出好多血。
趕緊找了創可貼包上,然后接著刮。為了吃,我也是夠拼的。
瓜絲刨好后,上面撒一層薄鹽,拌勻后擠掉多余水分,這樣就會比較容易包。再把洗凈的木耳剁碎,和瓜絲放在一起。
現在再來炒雞蛋,我們是三個人吃,用了四顆雞蛋,具體用多少可以根據人數和喜好來定。把雞蛋打到碗里拌勻,里面撒一點點鹽,鍋里多放些油,油熱后把蛋液倒進去,然后用筷子飛快的打散,炒出一鍋金黃的雞蛋碎。
稍微把雞蛋晾涼一點,趁這點空擋又切了兩根小香蔥,然后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在一起。加一點鹽,因為瓜絲剛才殺水時放了鹽,所以這次鹽要少放一些。又加了一點點雞精,最后再加點食用油拌一下,餡兒就做好了。
我喜歡吃原味的食物,所以一般不會放很多調料,感覺再放點胡椒粉味道會更好,也可以再加點蝦皮。
接下來就可以搟皮包餃子了,這也是小丫頭最喜歡的環節。我在桌子前那邊搟邊包,小丫頭就坐在旁邊的凳子上不時拿塊面團來揉,今天不幫我包餃子了,而是揉了一堆大小不一的面疙瘩,黏在一起說是做的毛毛蟲。后來又揉了一個大面團,嘴里嘟嘟囔囔著說“做個圓圓的大頭”,哈,玩得挺高興。
因為素餡餃子很容易熟,所以我面皮也搟的薄一些,多包點餡進去,嘿嘿,我就喜歡餡大皮薄的餃子。
等包完看看表,前后用了一個多小時,不算慢。然后開火煮餃子,剛才說了很容易熟,所以煮開后點了一次冷水,又煮了兩分鐘就出鍋了。
來來來,看看煮好的餃子長什么樣子,是不是餡都快要透出來的感覺。自己做的皮子彈性都很好,不怕煮,有勁道。
咬一口,唇齒留香,好吃!非常好吃!西葫蘆清香爽口,木耳細膩,雞蛋又香滑軟嫩,再加上略略散發出的蔥的辛香,幾種味道碰到一起,鮮香不膩,簡直完美。這種清爽的口感和味道,太適合炎熱的夏天了。
以前,媽媽總是喜歡把西葫蘆刮絲,配上粉絲做包子,吃起來也很鮮美,倒是沒做過餃子。看來,好吃的東西,怎么做都好吃。
怎么樣,有沒有流口水?這款餃子絕對值得一嘗,想吃就趕緊做起來吧,還有不懂的可以留言直接問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