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我們對離別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悲傷。
不論是失戀、分別、還是生離死別,都被大家覺得是特別喪的事。
很久之前我就想寫一寫關(guān)于離別這件事。要我說啊,離別其實真的沒有必要搞得那么悲傷,畢竟離開一段舊的關(guān)系,會迎來一段新的旅程。換個角度來看,離別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吧。
就像我最近在重溫的《后來》,奶茶的版本里聽到的大多都是遺憾和無奈,夜深人靜時候聽到會容易流淚。但是張智霖版本的《后來》里讓我聽到的是無畏和釋然,在這個版本里的離別和愛而不得,似乎完全化成了成長過程中的某一段奇妙旅程,會讓我們懷念,但不再遺憾和后悔。
2。
去年三姨突然離世,雖然我之前也在文章中提到過這件事,但還是一直不敢把這件事完完全全寫出來,我怕自己會失控,會難過。
國慶回家之后,外婆又因為太過思念三姨而哭泣,我們一大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時,我的內(nèi)心一度十分酸楚。畢竟,如果三姨還在,就真的是一個都不少的完完整整一家人。
可能是真的要讓自己從長達一年的患得患失中解放出來,所有這一次我想讓自己真正地去直面這件事。
三姨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十幾年,之前托人關(guān)系在住處附近的小學(xué)謀得一份工作,收入很低,好在能有一些資源和人脈積累。
前幾年三姨跟姨夫開始承包學(xué)校的寒暑假清潔打掃的外包工作,除了三姨所在的小學(xué),也很幸運談下了另幾個學(xué)校。累是會累些,但一年下來收入還算可觀,供在老家上學(xué)的女兒(也就是我妹)衣食住行綽綽有余。
其實之前我妹是在上海上著學(xué),但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外籍人員子女想要在本市參加中高考的門檻有多高,反正三姨始終沒有達到要求。最后我妹在初二那年轉(zhuǎn)學(xué)回了老家。
3。
我為什么要說我妹的事情呢?因為我妹回老家了之后,三姨和姨夫既要忙上海的工作,又發(fā)愁我妹在老家沒人照顧。后來我媽接下了這個”重任”,在我妹學(xué)校附近租了房子,每日照顧我妹的飲食起居,開始了為期5年的陪讀生涯。
因此三姨對我也異常的好,去年8月份我換工作時,三姨極力勸我去上海,能夠給我多一些照顧。而我也因為考慮到工作機會的多少,決定了從杭州換到了上海。
雖然事情并不是都有因果聯(lián)系,但我去到上海之后三姨就出了事,可能這也是我對上海有些懼怕的另一個隱性原因吧。
我記得去年8月中旬我剛接到一份比較滿意的offer準備第二天入職,然后下午三點多就接到電話說三姨突然頭部出血送醫(yī)院了。
剛接到電話時,我并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嚴重,我一直以為只是摔到了頭部出了血,然而等到趕到醫(yī)院之后才知道不是什么頭部出血,而是腦出血。
那時候我腦子一嗡,完全沒有了主意,不知道該干什么。
好在因為我妹放暑假來三姨這邊度假,我爸媽送她過來,在三姨這里幫三姨洗洗衣服做做飯,好讓三姨的暑期清潔工作能早點完工。
那天三姨倒下之后,到48小時后離世,一直都再沒有醒過來。
4。
三姨身體一直很好。后來問醫(yī)生病因,醫(yī)生也說這種病的病因眾多,也沒有固定的原因。不過我記得醫(yī)生說三姨的腦部血管壁比普通人要薄,所以一旦血液出現(xiàn)擁堵就容易在薄的血管壁處破裂。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都不是特別清楚三姨到下之前的事情。只知道跟她一起工作的人說三姨午休完之后起身做了些重活就說了句頭暈,便倒下了。起初大家都以為只是中暑,畢竟是8月份的三伏天。
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我們早知道三姨腦部血管有異常,就一定會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注意。也會在她說頭暈倒下的時候能稍微準確點判斷原因,而不是當(dāng)做中暑一樣處理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當(dāng)天晚上我跟還沒有去上班的公司請了假,舅舅二姨小姨哥哥弟弟大家全都趕了當(dāng)天的車到了醫(yī)院。那天晚上我看到這種場景時,就有些心慌,就算醫(yī)生還沒有說什么話,我也仿佛知道三姨應(yīng)該醒不過來了。
我們所有人都在醫(yī)院陪了整整2天,第3天早上醫(yī)院下了死亡通知單。
不管是三姨的病房還是整個醫(yī)院,似乎都沉浸在一片悲鳴的氣氛中,強忍著悲痛的心情將三姨運回老家辦了后事。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dāng)之后才敢告訴外公外婆,畢竟他們80多歲的年紀,兒女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太怕他們接受不了這個消息也倒下了。
5。
之后的1年時間里,我們所有人都在盡量不提起這件事。但一遇到合家團聚的時候,比如國慶比如過年比如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大家都不免會務(wù)必懷念三姨。
這一整年,我的心態(tài)和情緒一直處在崩潰和爆炸的邊緣,我也不知不覺地有點喜歡不起來上海這座城市。畢竟我對上海這座城市最初始的記憶就是三姨和姨夫在這邊帶回去給我的:超高的東方明珠、人超多的外灘、很時尚的淮海路……在此之前,每年三姨和姨夫回老家都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新鮮事物。
這段時間我認真想了想三姨的事。當(dāng)然,我也很懷念她啊。
不過怎么說呢?我想如果三姨泉下有靈的話,一定也不希望大家每日都沉浸在這種悲傷里,過不好自己的生活。
我也這樣勸家人,既然她走了,就不如讓她安安心心的走吧,懷念這些事情化作日常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好好生活,應(yīng)該才是對她最好的紀念。
6。
一定有小伙伴會問,為什么沒有提到姨夫呢?這也是我覺得三姨的離開不是太悲哀的另一個原因。
三姨跟姨夫在一起這么多年,實際感情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就表面上我們看起來而言,并不夠好,或者說是姨夫并沒有多疼愛三姨。家里的大小事務(wù),稍有不順利不順心的時候,姨夫總會打罵三姨。
家里人有時候會略有埋怨地說三姨有一部分是被姨夫逼死的,我雖然不會這樣過激,但確實從某種角度上會覺得三姨的離開或許是另一種解脫吧。
畢竟,三姨才離開1年多,姨夫已經(jīng)把家里的遺像收了起來,也很少去拜祭了。
我實在無法想象,如果三姨尚健在,卻因為這次生病落下了病根,或輕或重。她的生活依托在姨夫身上,應(yīng)該更加艱難了吧。
7。
此刻我坐在從老家回上海飛馳的火車上,看著車窗外掠過的一站站不同的風(fēng)景,有那一瞬間覺得這好像就是我們的人生一樣,一站一站過去,最后的終點都是殊途同歸。
于是我就在想啊,也許是老天臺舍不得三姨這么辛苦這么勞累,才把她召回去了吧。她比我們更早走到的終點,這似乎是一件值得心安的事情,你說呢?
這樣看來,離別也并不是壞事呀,生離死別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唯一我們活著的人要做的是:好好的生活每一天,等到人生終點時,要不帶遺憾地去。
如果到時候能有幸再見到三姨,可以面帶笑容地跟她說聲好久不見,再跟她說一說她走之后我們經(jīng)歷過的美好和不美好的生活。
8。
無論如何,我相信,所有的離別終將會是最好的安排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