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今天下村幫一戶貧困村民搞衛(wèi)生。
對你沒有聽錯,是一行人去幫他搞衛(wèi)生,因為有慈善機構過來捐贈物資,怕別人被嚇到。
為什么需要我們浩浩蕩蕩地去搞衛(wèi)生,一開始我也覺得奇怪,直到到達現場親眼看見。才知道這為什么有必要!
這簡直是臟亂差的代表人物!
這個村民家里農具齊全得不得了,可是比很多家里經濟條件不錯的村民都還要齊全,稻谷也是堆滿墻,可是這個這么舍得花錢買東西的人家怎么會是幫扶對象呢?按道理他把這些購置各種工具的錢存起來都有一筆不錯的存款了,可是家里為什么條件還是這么差呢?
客觀上是家里的兩個大人,媽媽是啞巴加上精神有問題也不能勞動,家里主要的勞力就是六十幾歲的爸爸,而兩個小孩還年幼,客觀條件絕對符合幫扶的條件。
今天親臨現場體會之后就發(fā)現一個人的窮是從骨子里開始的,相對于物質條件的貧困,精神上思想觀念上的貧困才是致命原因。
從我們幫他搞衛(wèi)生開始,他就一直說不用搞,他認為臟亂差才使別人幫扶他的原因,如果干凈了別人反而不來了!
家里冰箱和雞共住一室,臭氣熏天,又濕又臟。
我們建議他把雞移到室外蓋一個地方養(yǎng)起來,把那間房騰空,搞搞衛(wèi)生,給小孩弄一間房,可是他覺得雞是重要財產放在外面會被偷,小孩跟自己一起睡沒有問題(大的兒子17歲,上初中;小的女兒大概10歲,上小學)。
我們叫哪位父親把自己住房間清理一下,他都拒絕,覺得這樣挺好,不需要清理。
家里衛(wèi)生間都沒有,到處雜草叢生,藏污納垢。
家里的兩個小孩也沒有意識到這有任何問題,17歲的兒子因為疫情在家里這么久也沒有作出絲毫改變。
一個完全有能力把家里衛(wèi)生搞好的小孩為什么沒有做這件事呢?這是最值得深究的問題。
我猜測一是習慣了,二是他沒有這樣的能量。內心能量的缺失其實是最需要幫扶的地方,可目前的幫扶一般都以物資為主,很少有人去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全與否。
成長過程中小孩內心缺失的力量使得他們即便接近成年,內心依然沒有力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能從潛意識上來說他們依然渴望被愛,被照顧。
因為母親的關系,從小母愛缺失,母親的角色力量缺失,內心沒有力量去支撐自己,內在世界殘缺導致即便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也依然無法使用,內心對父母還是存在一定恨意,因為覺得這些明明是你們的責任怎么要我來承擔,這是種抵抗也是種無聲的吶喊,希望得到父母的愛與關注。
這樣的小孩如果無法從精神上完成“弒父弒母”,就會一直在索愛不得的委屈情緒里無力感終生。就像這個小孩,他不是沒有能力把家里搞得干干凈凈,他是從內心就缺失這樣的力量,每次拿起掃把可能都覺得為什么要我來做這個事,我的爸爸媽媽呢?!!!委屈情緒油然而生,為了保護內心還是有人愛自己的幻想,會忠于原生家庭的環(huán)境,認同你的臟亂差是父母的愛與安全感。
如果自己營造了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會有切割愛的痛的感覺,所以天然忠誠就可以一直保有“被愛”的感覺。
這是原生家庭病態(tài)的傳承,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內心秩序建立的幫扶,會終其一生活在索取愛的臟亂差環(huán)境里,一直渴求有個人像媽媽一樣把家里搞得井井有條,窗明幾凈。
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擁有的能力是終生自卑悲哀人生的開始,無論以后多有成就,內心會永遠是個弱者。
從前看到心理學概念上精神層面的“弒父弒母”覺得無情,直到今天這個震撼的場面,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如果成長在一個畸形的環(huán)境,這有多重要。
在不健康的關系下成長的小孩,如果想自我能量得到開啟就必須精神上切斷與父母的深度鏈接,解除天然忠誠,及時阻隔扭曲的精神能量。
而這一切必須要在精神上完成才能從希望被庇佑的巨嬰心態(tài)上解離出來,變成真正可以使用自我力量的成年人!
今天遇到的這戶人家只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病態(tài)縮影,而從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或多或少在成長過程中有缺失,所以我們常常做很多在邏輯上行不通的破事,可能都只是為了可以彌補童年的某部分缺失,而這一切會無數次重復,直到在心里接受這個缺失開始,這種無意義的巨嬰式的刻舟求劍才會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