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啥大理想。但年少時曾覺得,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是天下最博聞廣智多識之人。好像懵懂中還祈求過上帝-讓我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吧。大概開竅晚,都三十多了才明白為啥要追逐功利,可是大概為時已晚。過去的歲月,除了為基本謀生付出努力的時間,其他就多數用來讀這讀那以謀求知識淵博了。而現今,雖不敢說淵博,但確實也是知道了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東西,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
隨之而來,發現后遺癥也來了。第一,不容易激動了,看到很多東西都置之一笑,因為早就知道了,再看還有多大意思;第二,覺得無趣甚至討厭的人多了。別人寫些什么、說些什么,經常都看來索然無味人云亦云愚蠢之至。概因,經典讀多了,專家也沒少見,這些相比之下也太LOW了;第三,聚會上失語了。因為既不想搶風頭讓人覺得賣弄,又聽不得一群烏合之眾胡說八道淺薄無比。所以只能閉嘴。知識帶來的判斷力,又讓我多少了解了些人性,聽一些人說幾句話就大概看透其內心,有時不免失望。
哎,如此,多識也會成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