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當事業,真的沒有那么難!
我研究生畢業三年了,如果回顧我的職場初三年,可謂是一朵奇葩。
實習的時候在大庭廣眾下罵過領導,小伙伴們呆了,“感覺你才是領導啊!”。因為跟男朋友吵架差點分手,跟領導打了聲招呼,直接從單位去了火車站。在一個群里討論工作,直接否定了上級的方案,雖然最后上上級肯定了我的方案,但上級再也沒有給過我好臉......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職場前三年都是災難,但好在現在的我好了很多。在目前的單位待了一年半,不再因為加班而憤憤不平,也不再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得罪別人。一句話總結就是,自己定了,別人就不會輕易影響你。
而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我一直沒太總結。直到我看到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才發現:你的職場生涯實際上是你一輩子的事業,而每一份工作都是你用來成功的路徑。進一步來說,如果有了這種意識,你會覺得把工作當成事業,真的沒有那么難!
01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被譽為美國學界的思想巨匠。而這本書在美國的影響力,也被認為僅次于《圣經》。在美國,這本書是公司員工、政府機關公務員、軍隊官兵的“裝備書”。
這本書實際上分為兩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集中于個人領域。在這一部分中,史蒂芬.柯維介紹了三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這里的“以終為始”就是你要有愿景,具體到職場,就是你最終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在體制內成為一名公務員,能夠有不錯的社會地位,還是在商業領域發展,賺很多的錢?是希望有一份工作,不忙碌能夠兼顧生活,還是想為了工作徹底奉獻,有自己的使命感。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天。他特別苦惱,工作穩定,聽起來也高大上,可是每天都干著打雜的活兒。想要離開,但還有一些福利沒有拿到手。單位似乎在鼓勵科研,但是特別水,自己也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其實這樣的困惑每個人都會有。在體制內特別怕失去了自己的競爭優勢,但如果他每次的思考僅限于此,則非常遺憾了。在這種時刻,首先要問的是,“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那應該怎樣去發現自己的愿景?史蒂芬.柯維建議我們撰寫個人使命宣言。個人使命宣言包括些什么內容?
每年掌握一種新技能。除了車、房的長期貸款,不為日常消費品借款,還要定期儲蓄或利用部分收入做投資。家庭第一......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對社會的認知不同,可是當你把自己的愿景(或者是原則)寫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縱然全世界都在變,你可以巋然不動。
02 與這個世界去積極地碰撞
在我畢業的三年時間里,人生目標是有一些變化的。剛畢業的時候,非記者不當,覺得成為一代名記是自己使命。直到在調查報道中懷疑自己,才明白我的理想不是一個“扒糞者”。
這里要借助史蒂芬.柯維介紹的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積極主動就是無論你的境況有多糟,你必須明白: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拯救你。
我在工作一年后對調查記者心生畏懼,于是辭職去做了很多嘗試,比如圖書編輯、內容運營,直到最后才發現,我討厭的不是媒體,我想要堅持的是寫作。而我的原則,是給別人以溫暖的力量。于是,來到了現在的單位,并且給自己時間去做更多靠近理想的工作。
現在對于職場人,有很多調侃的方式“上班如上墳”、“佛系員工”,一個個害怕上班的職場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當我們第一步,確定好目標,有了自己的原則后,你必須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想離職了,問問自己,以前來這個單位時定下的目標,完成了嗎?該學的都學會了沒?把這份工作放在職業生涯中,它的使命完成了沒有?當你面對貼火車票這樣的瑣事時,你該不該一味地煩躁,還是自然地承受住?
再進一步,現在的這份工作你一點兒也提不起興趣,那下一份你想做什么呢?什么樣的努力能夠把你帶近它?
你不能永遠只是紙上談兵,你也不能永遠去怨天尤人。當你把眼前的每一小步都當成機會的時候,你會離夢想更近的。
03 拒絕與夢想無關的事
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特別怕拒絕。如果領導安排給我這個活兒,我拒絕了領導會不會對我失望;我要不幫這個忙,同事會不會不喜歡跟我一塊兒了;大家都在做科研,我要不還是去嘗試一下......
我剛到這家單位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人。總覺得自己要從頭做起,所以很多事情來者不拒。但我后來漸漸發現,安排我做事的那位老師在看電影,我卻在為他跑腿。讓我貼完火車票,又讓我聯系申請專利,聯系法務。你真的當我是跑腿的嗎?
相信我,如果你是職場的老好人,你的雜事只會越來越多。
最近看了一篇名為《她10年前是我秘書,現在做高管了》的文章。主人公大專學歷、不是正式工,拿著微薄的工資,卻對雜事來者不拒,最終成長為單位不可或缺的人。值得注意的是,當上司給她提供一個正式工的職位時,她卻拒絕了。因為崗位與自己的夢想不符。
你看,無論你在職場上的起跑線在哪里,只要有方向,就會一直向前。
你必須去塑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且不顧一切去爭取打造你核心競爭力的機會。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有立身之本,如果你總是在做那些別人不愿意做的事,你就是個垃圾箱,苦力。所以,應該拒絕的時候就要拒絕。很快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人會認可你的能力,并且把雜事交給別人。
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第三個個人領域的習慣就是“要事第一”。事實上,這與“積極主動”和“以始為終”是相互聯系的。當你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目標,并且通過積極主動不斷地去修正自己的目標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要事第一”。
把最重要的事情優先做,把你想發展的能力優先發展,你會越來越接近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