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工程LZDemo作為殼工程
1、添加Podfile文件
cd到你剛創建的工程目錄下,執行以下語句
pod init
然后會發現你的工程目錄下多了Podfile文件
2、生成xcworkspace工程
執行
pod install
3、新建一個Lib(自己起名)文件夾,用來存放組件庫(其他獨立工程)
然后cd到Lib下
執行
pod lib create TRUNetworking
其中TRUNetworking就是你自定義的一個工程名字,也就是你的其中一個組件或者業務模塊
然后根據提示,生成pod工程模板
打開新建的TRUNetworking工程里的Example,可以看到pods里面,有個ReplaceMe的文件,意思就是要替換它,換成我們自己需要對外提供的類。
新建一個類,比如TRUNetworking,復制粘貼到ReplaceMe同級目錄下,并刪掉ReplaceMe.m文件
之后cd到Lib/TRUNetworking/Example/文件目錄下,執行
pod install
這個時候在Development Pods文件下會多出這兩個文件,這就是本地開發的pods文件
而Podfile的內容其實是
pod 'TRUNetworking', :path => '../'
說明他獲取的是本地路徑
然后刪除Example for TRUNetworking里面的TRUNetworking類,不然運行會因為類重復報錯。
至此,一個組件的本地庫就創建完成了。
二、殼工程使用本地組件庫
首先cd到殼工程LZDemo目錄下,修改LZDemo的Podfile文件,增加
pod 'TRUNetworking', :path => 'Lib/TRUNetworking'
執行
pod install
這樣殼工程就pod到本地組件庫的內容了,原理跟使用平時的第三方遠程庫一樣。只不過這次使用的是本地的。只不過本地的pod放在了Development Pods文件夾里面,這個文件夾里的內容其實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后立刻生效,會比遠程pod需要提交版本號,本地再pod對應的版本號方便得多。
我們再用同樣方法創建另一個本地工程,登錄模塊TRULogining
但是這個模塊需要依賴TRUNetworking,所以我們得在兩個地方添加依賴
由于依賴的TRUNetworking在更上一層的文件中,所以需要../../
執行
pod install
之后應該能看到Development Pods里已經有2個文件夾了
這個時候就可以import里面的類,在本地使用了。
注意:如果新建的本地pod里的單工程,如果依賴了一些第三方的遠程庫的話,需要在該工程的podspec文件里添加依賴,如:s.dependency 'XXX', '~> 3.3.8'。然后執行pod install之后,再CD回到主工程中重新執行pod install,否則運行時會報找不到第三方庫的錯誤。
三、關聯git
完成了本地pod依賴,但是我們肯定不會是個人開發,否則弄這個組件化的意義也不大,所以我們首先得提交到遠程,一般公司里都會搭建私有倉庫諸如GitLab,這里就拿GitHub來做演示。
1)提交殼工程到遠程
首先,在Github上Create a new repository
然后,cd回殼工程目錄下,依次執行
git init
初始化git
git add .
執行git add .的時候,會發現警告warning: adding embedded git repository: Lib/TRULogining之類的,是因為TRULogining目錄下有它自己的git倉庫,它倆是獨立存在的,有另外一個git倉庫專門管理他,因為它也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工程,這里我們先忽略它。
然后,提交初始化工程
git commit -m "init project"
接下來,我們要讓這個工程和剛才在Github上創建的Repository關聯
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hub.com/liuzhao/LZDemo.git
然后,提交初始化工程到遠端的master,這里我們用了-f,表示強制提交,否則因為Github上還有readme之類的文件,需要解決沖突再pull,比較麻煩,基于是初始工程,直接強制push上去即可。
git push origin master -f
刷新一下Github上的LZDemo,會看到已經提交上去了
2)提交子工程到遠端
使用跟提交主工程一樣的做法,分別在Github上Create a new repository,然后把他們關聯起來
唯一和殼工程不同的是,他們是組件,需要對外提供依賴關系。所以我們還得多做一步操作,那就是增加podspec文件。
以TRUNetworking為例,cd到TRUNetworking目錄下,執行
git tag 0.1.0
git push --tags
刷新一下Github上的地址,會看到多了一個分支
這個tag分支就是將來提供給別人依賴的版本號分支,有了它,別人使用你的組件的時候就可以根據版本號來控制了。
接下來,使用trunk方式將代碼發布到CocoaPods上
首先先編輯一下podspec文件
改好后,在上傳之前,最好先本地檢查一下podspec是否合法
執行下面語句
pod lib lint --verbose
如果出現passed validation,說明通過,可以提交到cocoapods上了
執行
pod trunk push TRUNetworking.podspec --verbose
成功后,就可以pod search到我們提交的庫了
ps:如果搜不到,不是沒傳成功,是我們的本地搜索庫沒更新,可以先刪除~/Library/Caches/CocoaPods目錄下的search_index.json文件或者pod repo update一下
終端執行
rm ~/Library/Caches/CocoaPods/search_index.json
再執行
pod search
這樣,本地庫就會變成遠程庫,我殼工程的podfile文件就可以改成
pod 'TRUNetworking',而不再需要后面的path了
重新對殼工程LZDemo進行pod install之后,會發現,原來的TRUNetworking文件已經從Development Pods里跑到Pods里去了
一些注意點:
1)如果pod trunk push上去的podspec文件,如果有依賴庫,這個依賴庫必須是在cocoapods上,即使是不能依賴本地庫,而是遠程庫。所以說,比如剛才創建的TRUNetworking和TRULogining,如果要發布TRULogining到cocoapods,但是由于TRULogining是依賴于TRUNetworking的,所以要首先將TRUNetworking提上到cocoapods上,否則TRULogining是提不上去的。
2)由于殼工程和子工程都有獨立存在的git,所以別人從殼工程的git地址clone下來的工程,是沒有子工程的存在的。如果想運行起來殼工程,要么是所有的子工程都已經提到cocoapods上,要么是拿到子工程的git地址,checkout到本地殼工程的Lib庫下。
3)如果你不想每簡歷一個子工程,都要到Github或者GitLab上創建一個repository的話,又想把子工程push到殼工程的git上的話,可以先把子工程里的git刪除,這樣push上的殼工程代碼,就會帶上子工程了,等你需要單獨管理子工程的時候,再把git加回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