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楚霸王的四首古詩,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
楚霸王項羽是歷史上一個悲劇英雄,曾經意氣風發,此人恨地無環,有環的話可以把地球提起來。但最終卻黯然收場。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描寫楚霸王項羽的4首古詩,立意不同,千年后卻都讓人拍案叫絕。
第一首《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
杜牧認為,如果遭受磨難就覺得面子過不去,就一蹶不振,就徹底放棄,那這樣的人不能算是英雄,連男兒都算不上。明明有三千江東子弟,如果項羽總結教訓,說不定就能卷土重來,重新開創一番事業!這比在烏江白白自刎而死,總是好多了。
不得不說,杜牧的角度相當有道理。
第二首,《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王安石這個人眼光獨到,擅長寫翻案文章。
這首《疊題烏江亭》顯然是王安石根據杜牧的《題烏江亭》詩意,進行的翻案文章。杜牧說江東子弟可以讓項羽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卻說那些江東子弟已經不肯為項羽賣力了。
王安石這么說的原因就在于一個字“勢”。這既是劉邦得民心的形勢,也有項羽軍心不振、兵敗如山倒的形勢。正所謂歷史車輪,浩浩蕩蕩,項羽的失敗已經難以避免。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王安石犀利指出,項羽已經失去了那種振臂一呼,響者云集的大勢,縱然當時不自刎而死,也翻不了波浪了。
第三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女詩人李清照。這首《夏日絕句》卻體現了李清照巾幗不讓須眉的一種豪氣,令人佩服不已。
杜牧說項羽不該死,王安石說項羽不想死也得死,而李清照卻說項羽死得其所,死得偉大,活的光榮。在李清照眼里,項羽活著的時候是人杰是英雄,死了的時候也是鬼雄。
第四首,《題項羽》:
八尺將軍千里騅,
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盡無施處,
路到烏江君自知。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游。陸游這首詩既點出了項羽的優點,也點出了項羽的缺點。前兩句寫項羽蓋世無雙,英雄豪氣。而后兩句主要寫項羽失敗的原因。
當年項羽的亞父范增曾經提出鴻門宴殺害劉邦,但是項羽婦人之仁,卻放過了劉邦。而在之后許多策略中,項羽更加不聽范增的勸告,剛愎自用,所以最終烏江自刎,也是無可避免。
可以說,陸游的立意就比較全面,既點出了楚霸王項羽的魅力,也說明了項羽一生的諸多遺憾,余味悠悠,令人感觸良多,回味無窮。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記得關注和點贊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