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年少時,看電影總為有情人歷盡千難萬險的橋段感動得淚雨滂沱。
長大后,看你儂我儂、生離死別都沒什么心情上的大起大落。一秒淚崩的,反而是微不足道的細節,與愛情無關,與沉默的愛有關。
《瑯琊榜2風起長林》里,自知命不久矣的平章向父親道歉,說孩兒要先走一步了。長林王安慰著說“挺住,為父一定能想到辦法的”。這句話于我而言,是劇中勾勒親情最動人的話之一,因為父母給予孩子支持,甚至不在于父母是否具備相關的經驗、學識和能力。無能為力、無力為天都還要想辦法,這大概是父母會為孩子做的事情。
看微信文章,有一個故事講父親默默地給孩子在網絡上種的一棵虛擬樹每天澆灌三次水,要這么做,他每天需要走至少一萬步。為這個故事流淚,只因愛是如此潤物無聲。
留學法國近一年,回國探望家人時。發現媽媽的口味變淡了,曾經在家里總是抗議她不要放那么多鹽和醬油,她也總是屢聽不改,我不在的這一年,她竟然培養了我的口味偏好。爸爸周末登山徒步,在不同地方的徒步活動中美滋滋地在微信群里發照片,我是個馬拉松跑者,自然知道培養這個愛好的不容易。
或許是我的錯覺吧。我不在的這一年,父母不知不覺地活成了我的樣子。我既感動又心疼。遠行的我還貪戀自由,為外面世界的精彩流連忘返。我不敢說,不敢說我發現他們這樣的改變。我害怕被束縛,卻也明白,這愛是我人生中最恒久、最牢固不破、最羞于表達的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