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天,下班后吃完飯就拿著手機癱在家里的沙發上,科科老是嘮叨我。
總結起來就是:“你看你,一點都不像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我有些愧疚,但無力反駁,是真的無力。
我想想過畢業后的工作很吃力壓力會很大,但沒想到這份辛苦來的那么及來的那么熱烈。
昨晚鼓搗加速器的時候,在北京做傳媒的以為朋友和我吐槽:來北京這么久第一次覺得特別特別累,工作不順心,生活不如意,拿著與工資不等值的活,感覺被全世界拋棄。
就連很久不說話的寢室群也開始吐槽,村官二狗天天下地打谷子,動不動被書記叫去談話;選調生李哪吒是快社會主義接班磚,哪有需要哪里搬。
.....
年輕我們總以為,只要慢慢學會妥協,學會圓滑,學會世故,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啊。
領導可沒時間等你慢慢學;
成堆的工作也沒時間等你慢慢學;
重要的是你自己也知道你不能慢慢學。
很多人總說年輕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累,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所以我,是故意讓自己“不像二十歲”的。
2
二十歲該是什么樣子?
精致好看、興趣廣泛、周游列國、又或者是努力上進、能力超群、領導重視總該占一樣,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而彼時窩在沙發上的我,失去活力、神情渙散、頭發凌亂、胡渣未休、姿勢難看、身上穿著的史努比波點大褲衩,還是畢業前在菜市場地攤上低價購買的。
要是二十歲年輕人真的有及格的標準線,回家以后的我,早已累成“零分少男”。
其實在學校的時候,我不是這樣的,再不濟,我也是個充滿活力的人。
我會熬夜,寫稿或工作,偶爾走歌逗比吃貨,一大早起來仍然元氣滿滿;我會買傍晚七點的電影票,會下課后一個人飛到五龍山上看夜景。
我會慫恿別人一起吃宵夜喝啤酒,被笑酒量差也在所不惜;我會為喜歡的事鼓搗好久,偶爾疏忽學業;會穿好看的衣服,把頭發燙成韓國歐巴。
我不是個優秀的年輕人,起碼絕不是頹廢懶散的。
然而,當你不再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所有風雨冷暖撲嘯而來。
有人說,人生只有困難和簡單兩條路。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不管選擇哪條路都不容易。
生活讓我們很累,卻早已沒有辦法后退。
3
“好想辭職,瑪德”
“同是天涯淪落人,筆芯”
這是我昨天在微信群看到的兩個人的對話,工作后很多人都這么想。
他們說,每一天都有無數個瞬間想辭職。
開會的時候,領導全特么說的是廢話,自己還不能反駁,想辭職;
說讓你升職加薪,結果特么拖了三年半了,還在原地打轉,想辭職;
家人生了重病,都住進ICU了,你想請假,領導不批,想辭職;
好不容易請了病假在家休息了,領導一個電話,加班,想辭職......
但是真的讓你辭職吧,又不敢,又沒有勇氣。
因為害怕下一份工作不會更好,甚至沒有下一份;
因為不甘心已經付出的,總想著再熬熬;
因為被房租壓著,被家人催著,被同事比對著,做什么都瞻前顧后……
4
我們這些年輕人啊,做的領導看不到;
領導能看見的我們做不到;
付出與應得成反比;
于是,
寧愿待在廁所,也不愿干活。
上班像進監獄,下班像出獄。
發錢的時候告訴自己再忍一下。
工資就像是精神損失費,每天快到公司門口的時候都想大喊一聲“救命!”
有一句話,戳到了很多人的共鳴:要不是為了錢,誰特么愿意上班啊。
這就是二十幾歲,我們這些年輕人的樣子。
我們總是會祈禱不上班多好!
不快點起床,不快點、擦牙、洗臉、穿鞋襪、穿衣服,可以繼續睡或不睡,免除對世界的責任,對別人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
就像要是一生中,有那么幾年丶幾個月丶幾天,甚至幾小時,甚至一刻鐘,做一枝花一株草,做一滴水一線陽光,不做人多好!
我們很矛盾,那顆反抗的心,在現實面前不得不偃旗息鼓敗下陣來。
別再說二十歲該是什么樣子,為了生活,哦不,為了生存,誰管他是個什么鬼樣子。
一點都不像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又怎樣,有脾氣別讓我干活啊。
年輕人,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