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辦譚家村,四組的村民們正在村道里納涼聊天,忽然間,村道西頭傳過來了呼喊聲。
奶奶抱著1歲半的孫女求救
村民譚某順著聲音望去,是三組71歲的吳老太太,懷里抱著她1歲半的孫女,正向村道上的衛生室跑來,一邊跑一邊說,“娃看著很嚴重,趕緊救救她!”她的聲音都沙啞了。在旁邊一起呼喊著的,是她的侄兒媳婦。
幾名村民見狀,趕緊迎上前去看個究竟。“小女孩臉色蒼白,脖子、衣服上都是血,沒有任何聲音,”譚某說,村民們將孩子抱住后,吳老太太都快癱倒在地上了,大家趕忙將她扶了起來。
衛生室的康醫生三步并作兩步跑了過去。在進行初步查看時,他覺得小女孩的情況很嚴重,他處理不了。于是,他轉回身去發動自己停在衛生室門口的車。
吳老太太抱著孫女坐上車,康醫生的車開出村道,駛向閻良區人民醫院。但很快,這輛車就載著吳老太太和孫女返回來了。帶回來的也是一個噩耗,小女孩的頸部總動脈和靜脈全部都斷了,已被醫院確定為死亡。康醫生說,小女孩的左側頸部有一條大約11厘米長的傷口。
支走奶奶,痛下殺手
從吳老太太斷斷續續的敘述中,村民們才知道,是老太太的孫子濤濤,也就是小女孩的親生哥哥,對她下了手。事發前家里就祖孫三人,而濤濤尋找了幾個借口,將奶奶從家里支了出去。
濤濤先讓奶奶出去給小女孩買羊奶喝,但奶奶說,小女孩早都不喝羊奶了。
隨后,濤濤又說自己想吃豆腐皮,奶奶心疼孫子,就囑托他在家照顧好妹妹,然后去村口給他買豆腐皮去了。村口不遠,就幾百米的距離,奶奶很快就買著豆腐皮返回家里來了,整個過程最多有40分鐘的時間。奶奶推開門后,看到小孫女躺在血泊里,而濤濤已不見了蹤影,奶奶抱著小孫女就往外跑,一邊跑一邊求救。
濤濤的父親孫某是閻良區一鄉鎮醫院的醫生,年齡約45歲,母親李某在閻良區汽車站附近開了一家商店,主營煙酒副食、飲料和水果,孫某經常會來商店幫忙,兩口子在外面忙著,一雙兒女主要就交給了老家的奶奶照看,老太太先是將濤濤帶大了,后來,孫女出生了,她又開始帶孫女。
事發當日,商店還正常開著門,孫某和李某都在。晚上7時許,濤濤出現在店里,他是從譚家村來的。他給在店里的父母說,他用菜刀把妹妹殺了。
聽到這后,孫某撥打110報了警。很快,西安市公安局閻良分局勝利路派出所就出了警,隨后,譚家村所屬的振興派出所和公安閻良分局刑警大隊也介入調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濤濤對自己的親妹妹痛下殺手?根據采訪當地居民得知,濤濤今年14歲,開學該上初三了,長得很強壯,暑假里也會來店里幫母親進貨賣貨,而小女孩是兩口子一年多以前才添的,雖然年齡很小,但長相漂亮,剛學會走路不久,活潑可愛,很討大家喜歡。
商戶們回憶說,濤濤學習一般,脾氣有些怪,不太和大家交流,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還將商店里的電腦給砸了,還打過他媽。大家還注意到,濤濤好像很不喜歡妹妹,幾乎不和妹妹說話。
愛被分享,報復父母
事發后,村民們也在猜測濤濤殺害妹妹的動機。有村民說,家里之前將全部的愛都給了濤濤,但妹妹出生后,家人將一部分的愛轉移到了她身上,濤濤可能會覺得失落,以至于心里有不滿。
還有村民稱,暑假里,孫某讓濤濤去補課,遭到濤濤反對。于是,他向妹妹下了手。他所做的目的,就是想報復父母,讓父母后悔。
警方訊問,仍不后悔
警方介入后,迅速對濤濤進行了控制,因其年僅14歲未成年,在連夜訊問時,警方要求譚家村的村民代表在現場進行見證。
濤濤說,他將奶奶支走之后,就開始對妹妹動手。濤濤先用雙手掐住了妹妹的脖子,幾十秒鐘之后,他突然就覺得心軟了,然后松開了雙手,這時候,妹妹睜開了眼睛,看著他,叫了一聲“哥哥”。聽到妹妹叫“哥哥”,濤濤的眼淚就順著臉龐流了下來。
他也經過了激烈的心理斗爭,后來擔心妹妹長大了記恨他,所以選擇了繼續。他不再掐妹妹的脖子了,而是用被子捂住她的頭部,然后,他抱著妹妹進了廚房,拿起了菜刀……
民警問他后悔不?他的回答是“不后悔!”民警連續問了他至少4次,他的回答都是“不后悔!”濤濤還說,他恨父母,愛奶奶。
濤濤家現在仍然是老房子,村民說,孫某他們在閻良城區買房了,很少回老家居住。吳老太太在老家住的時間較長。由于濤濤在城區上學,平時也很難在村里見到。
昨日上午,譚家村三組,濤濤家的木門緊閉,門上的封條隨風飄揚。大家都不知道事發后濤濤的父母和奶奶去了哪里。
上述案例中,發生這種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是生二胎的錯嗎?答案顯然并不是的,而是父母的在兩個孩子面前并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對兩個孩子的態度,讓濤濤感覺自己失去了本來擁有的愛。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誕生了越來越多的二胎家庭,兩胎之間的關系,愈發成為許多家庭關注的問題,但大多數家庭并不能很好的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下面是我總結的與孩子相處的五個技巧:
擁抱是親密的表達
面對孩子,給他擁抱是最好的表達。要去上班離開孩子的時候,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
例如:當孩子向你訴說“委屈”時,及時給他一個擁抱。孩子做事認真時,夸夸孩子好棒。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與朋友般的信任。
陪伴孩子,關心孩子
有時孩子的過分的行為,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這個時候,去陪伴孩子就是父母滿足孩子愛的需求的最好方式。
花時間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你很重要,弟弟妹妹并沒有奪走你的愛。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愛自己的,這無疑強化了親子間的感情。
語言上的鼓勵
和孩子交流時,多用親切、關愛、贊美、鼓勵的語言。切記不要用過激的言辭,孩子還小很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
父母要記住,生氣時,當著孩子說一些尖銳的話時,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呵斥孩子并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過失,而是將你的這種不好的行為深深地記在腦海里。肯定的言語,才會更正面地溫暖孩子的心,鼓勵他向前進。
小禮物也是愛的表達
在特殊的日子或是孩子有不錯的表現時,給孩子禮物也是愛他的一種具體表現。
這個時候,父母的給予和孩子的接受都是愛的有力方式。給孩子挑選禮物的時候,價格不是越貴越好,要考慮孩子:適合孩子嗎,孩子喜歡嗎,對孩子有危險嗎?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你給孩子的心意,是多少金錢都不能衡量的。
一定要公平對待
當家中有兩個甚至多個孩子時,父母一定要公平對待,不搞特殊化,拋棄“你這么大了也不知道讓著小的”、“重男輕女”等錯誤想法。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渴望得到父母公平的愛和照顧。
如果開頭講的這個新聞,濤濤的父母能給濤濤和他妹妹平等的愛,那樣他就不會心理失衡,更不會對妹妹產生強烈的嫉妒和怨恨,對妹妹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