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江蘇宿遷一位爸爸為兒子燃放了一車1000多元的煙花而成為網紅,此舉竟是為了慶祝他11歲的兒子考試考了7分,而在平時只能考0分。
圍觀的人以為他家有什么喜事,知道原因后個個啼笑皆非。這位爸爸還把視頻發到抖音為兒子找親家,更是惹得大家哭笑不得。
后經記者了解,這位爸爸是拉水泥運輸的。兒子平時成績一直不好,經常考0分,這次考了7分,他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帶著兒子去買了1000多元的煙花來放,以鼓勵兒子。據他所說,兒子因為這次鼓勵懂事多了,學習也變得主動,最近一次還考了57分,進步很大,他這次放煙花的初衷也達到了。
雖然這位爸爸此舉有點小題大作,也有點太夸張了,但不得不對他的心態表示大寫的服氣。別說考了7分,就算考了77分或87分,相信還是會有太多的家長要竭斯底里了。
在這個陪娃寫作業陪得要抓狂,甚至陪進醫院做支架搭橋手術的年代,這位爸爸無疑堪稱“最豁達爸爸”了吧。有網友這樣評論:
這個爸爸適合當國足球迷。
這心態省了多少萬的心臟搭橋。
我媽都是用皮帶慶祝我數學考8分的。
我要是考7分,能被湊得看見煙花。
我兒子考97分都要寫家長感受。
說實話,成績不是決定一個人的未來,開心的成長環境才是。
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好,鼓勵進步,而不去糾結結果。
作為看客,寬心的話誰都會說,可真要面對孩子一塌糊涂的成績,還有多少人能淡定呢?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老李送讀二年級的兒子去上了十五天的補習班,回來后他又讓兒子做鞏固練習,可兒子總是粗心大意的出錯,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老李幾次三番為他講解,可還是頻頻出錯。老李終于忍無可忍地發作了,一拳打在桌子上,悲催的事發生了,老李的手指骨折了。
類似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面對孩子各種做作業的態度,前一秒還是親媽,后一秒就秒變成后媽,小宇宙都要爆發了。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先離開一會,到外面去透個氣,或找別的事做來轉移情緒,正面沖突既氣傷了自己,說出口的話又傷害了孩子。
你越是沖孩子吼,孩子腦子就越亂,越出錯,你越抓狂,如此便形成惡性循環。
還不如先停下,讓孩子適當的去玩會兒再回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得以鍛煉,身體得以放松,大腦得以休息。過后再把孩子叫回來做作業,此時孩子大腦的進度條又是滿格了。再說孩子也會感激你的明理之恩,而那時你也已經消了氣,心平氣和地說遠比吼叫管用。
父母巧妙地利用鼓勵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有個遠房親戚的兒子,讀小學二年級之前成績一直在倒數第三四名徘徊,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回來路上兒子忐忑地問媽媽,老師有沒有說我的壞話?
媽媽剛準備拿老師向她告的狀責問兒子,瞬間轉念一想,何不趁此機會給他個善意的謊言?于是媽媽說:“老師說你這次雖然考的不怎么理想,但你學習態度有進步,變得愛學習了,再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追上同桌了。”
他同桌成績可是中等偏上的,聽到老師這么說,兒子忐忑不安的心放下了,歡欣鼓舞地問他媽媽:“老師真這么說?我可以追上我同桌?”
媽媽鄭重地點點頭,一臉認真地說:“嗯,當然,老師還說你很聰明哩。”
這一天他兒子都很開心,路上還主動唱歌給媽媽聽。接下來的幾天放學回家做作業果然自覺多了,沒想到下次測驗時成績一下子進步了9名,老師當面表揚了他,這更給了他動力,后來一路攀升,到小學畢業時進了重點初中,又考上重點高中,現已浙江大學畢業。
他說這一路來,最感謝媽媽當時的那個善意的謊言,讓他重拾信心,看到了希望。優秀的孩子是夸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
人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績在班上是數一數二的。于是花高價報各種補習班,請家教,不管花多少代價,削尖腦袋都要往重點班重點學校擠。
金大姐兩夫妻都是普通職工,賺著不高的工資,想著家里也沒有背景,兒子的唯一出路只能是靠讀書而走上光明大道。她從小就嚴抓孩子的學習,買來大量的課外試卷讓他練習。今年孩子上了初中,金大姐給兒子定的目標是市里的一所重點高中,在暑假她用省吃儉用省下來的一萬柒仟元給兒子報了幾門補習班,晚上又買了網絡課程讓他聽。
孩子被折騰得精疲力盡,抱怨說,還不如不放暑假呢。金大姐一聽來氣了:“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呢?我花那么多錢給你讀書,你卻說出這種話來,你知道這么多錢我要辛苦的做幾個月嗎?還不是為了你好?”兒子卻不領情,反唇相譏:“我不要你為我好,我受夠了,我要像別的同學一樣自由,從小到大我的世界里只有學習,一點快樂都沒有。”
娘倆的關系一度非常緊張,金大姐的兒子對金大姐的抵觸情緒非常大,金大姐說起這事就抹眼淚:“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在他學習上從不心疼錢,一心想培養他,他非但不領情,還拿我當仇人。我這作什么孽呀?”
可她哪里體會過孩子的心情,整天泡在題海里,別人玩的時候他在做作業,別人睡覺時他還在做習題,再說家里省著花錢供他讀書,他心里的壓力也無處說呀。作為父母,要經常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一味地為他好,孩子也會無力承受的。
雖說都盼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可仔細想想,站在金字塔尖的畢竟是極少數,而大部分的人是平凡而普通的。得學會從心里接納孩子的普通,表現出來才不至于急躁。還真要學習那個為慶祝孩子考7分放煙花的大叔的心態,欲速則不達。
有太多家長傾盡所有想為孩子拼個好前途,也有少部分家長不惜花重金和精力培養孩子,只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可憐的孩子卻成了滿足她們虛榮心的犧牲品。
楊林杰和丁浩浩是同班同學,林杰和浩浩的媽媽又是同事,林杰的媽媽非常爭強好勝,見浩浩的成績比林杰好,心里就氣不過,為了超過浩浩,林杰的媽媽托關系把林杰送到市中學去,還請了家教。
林杰只要偶爾一次超過浩浩,她便大肆獎勵他,并在朋友圈昭告天下。一旦考得比浩浩差,她就開始念叨:“這個語文怎么考這么差?只要再多考幾分加上化學這里不因粗心大意丟分,英語這幾個單詞沒寫錯,你就超過浩浩了。真不爭氣,老娘的臉都給你丟了。”
她也看不到林杰成績的進步,只要比浩浩考的差就會數落,從不作橫向比較。
長此以來,林杰對學習毫無自主性,在他心里,讀書、成績就是為了媽媽的面子,而不是為了自己讀書,讀書又這么累,他就經常跟他媽媽講條件,有次他提出:你給我買一只手機,我就考多少分,他媽媽居然同意了。
經常掛在林杰嘴上的一句話是:“我給你們讀書這么累......”自此他高興了就為媽媽學習,不高興了不想學就不學,結果補習班也上了,家教也請了,學習成績卻像阿斗和稀泥,上墻無望。他媽媽還百思不得其解,總念叨:“我這孩子別的地方也不笨,怎么讀書就這么不開竊呢?”她從來沒意識到問題出在她身上。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別將個人的意愿強加孩子身上。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只要將孩子培養成善良、樂觀、陽光、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你的孩子就是最優秀的。
在孩子讀書成績上,家長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一味地追求成績,只能拔苗助長,毀了孩子。要正確地引導和培養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成為一件持之以恒的事。學習是一場馬拉松,堅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齊悅夢想社群更文第五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