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是一門學問,有些時候,我們本想拒絕,心里很不樂意,但卻點了頭,礙于一時的情面,卻給自己留下長久的不快。所以,我們學好它至關重要,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拒絕的藝術
拒絕是一種藝術,當別人對你有所希求而你辦不到時,你不得不拒絕他。拒絕是很難堪的,不得已要拒絕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有一些拒絕的藝術:
1.不要立刻就拒絕:立刻拒絕,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甚至覺得你對他有成見。
2.不要輕易地拒絕:有時候輕易地拒絕別人,會失去許多幫助別人,獲得友誼的機會。
3.不要盛怒下拒絕:盛怒之下拒絕別人,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讓人覺得你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4.不要隨便地拒絕:太隨便地拒絕,別人會覺得你并不重視他,容易造成反感。
5.不要無情地拒絕:無情地拒絕就是表情冷漠,語氣嚴峻,毫無通融的余地,會令人很難堪,甚至反目成仇。
6.不要傲慢地拒絕:一個盛氣凌人、態度傲慢不恭的人,任誰也不會喜歡親近他。何況當他有求于你,而你以傲慢的態度拒絕,別人更是不能接受。
7.要能婉轉地拒絕: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時,如能委婉地說明,以婉轉的態度拒絕,別人還是會感動于你的誠懇。
8.要有笑容的拒絕:拒絕的時候,要能面帶微笑,態度要莊重,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禮貌,就算被你拒絕了,也能欣然接受。
9.要有代替的拒絕:你跟我要求的這一點我幫不上忙,我用另外一個方法來幫助你,這樣一來,他還是會很感謝你的。
10.要有出路的拒絕:拒絕的同時,如果能提供其它的方法,幫他想出另外一條出路,實際上還是幫了他的忙。
11.要有幫助的拒絕:也就是說你雖然拒絕了,但卻在其它方面給他一些幫助,這是一種慈悲而有智能的拒絕。
拒絕的藝術——如何說"不"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學會說"不"吧!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
想做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并不容易,人們的要求永無止境,往往是合理的、悖理的并存,如果當面你不好意思說"不",輕易承諾了自己無法履行的職責,將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困擾和溝通上的困難度。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人人都可瑯瑯上口的一句格言,但是,當別人前來要求協助時,難免會遇到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個時候該如何拒絕呢?
有些人在拒絕對方時,因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據實言明,致使對方摸不清自己的意思,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像是當你語意曖昧的回答:"這件事似乎很難做得到吧!"原來是拒絕的意思,然而卻可能被認為你同意了,如果你沒有做到,反面會被埋怨你沒有信守承諾。
所以,大膽的說出"不"字,是相當重要卻又不太容易的課題。有人喜歡你直截了當的告訴他拒絕的理由;有人則需要以儲蓄委婉的方法拒絕,各有不同。以下是幾種如何說不的建議:
直接分析法:直接向對方陳述拒絕對方的客觀理由,包括自己的狀況不允許、社會條件限制等。通常這些狀況是對方也能認同的,因此較能理解你的苦衷,自然會自動放棄說服你,并學得你拒絕的不無道理。
巧妙轉移法:不好正面拒絕時,只好采取迂回的戰術,轉移話題也好,另有理由可以,主要是善于利用語氣的轉折--溫和而堅持--絕不會答應,但也不致撕破臉。比如,先向對方表示同情,或給予贊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絕。由于先前對方在心理上已因為你的同情使兩人的距離拉近,所以對于你的拒絕也較能以"可以體會"的態度接受。
不用開口法:有時開口拒絕對方訑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在心中演練N次該怎幺說,一旦面對對方又下不了決心,總是無法啟齒。這個時候,肢體語言就派上用場了。一般而言,搖頭代表否定,別人一看你搖頭,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之后你就不用再多說了,面對推銷員時,這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微笑中斷也是一種掩體的暗示,當面對笑容的談話,突然中斷笑容,便暗示著無法認同和拒絕。類似的肢體語言包括,采取身體傾斜的姿勢,目光游移不定、頻頻看表,心不在焉......但切忌傷了對方自尊心。
一拖再拖法:如果已經承諾的事,還一拖再拖是不智的,這里的一拖再拖法指的是--暫不給予答復,也就是說,當對方提出要求是你遲遲沒有答應,只是一再表示要研究研究或考慮考慮,那幺聰明的對方馬上就能了解你是不太愿意答應的。其實,有能力幫助他人不是一件壞事,當別人拜托你為他分擔事情的時候,表示他對你的信任,只是自己由于某些理由無法相助罷了。但無論如何,仍要以謙虛的態度,別急著拒絕對方,仔細聽完對方的要求后,如果真的沒法幫忙,也別忘了說聲"非常抱歉"。
如何拒絕他人?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怎樣做才能使自己不做違心的事,而又不影響友誼呢?拒絕的藝術,這的確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下列情況應考慮拒絕:
1.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
2.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3.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念。
4.可能陷入關系網。
5.有損自己的人格。
6.助長虛榮心。
7.庸俗的交易。
8.違法犯罪的行為。
習慣于中庸之道的中國人,在拒絕別人時很容易發生一些心理障礙,這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同時,也與當今社會某些從眾心理有關。不敢和不善于拒絕別人的人,實際往往得戴著“假面具”生活,活得很累,而又丟失了自我,事后常常后悔不迭;但又因為難于擺脫這種“無力拒絕癥”,而自責、自卑。其實,學會拒絕的藝術并不困難,
下面這些方法是常用的:
謝絕法:對不起,謝謝,這樣做可能不合適。
婉拒法:哦,是這樣,可是我還沒有想好,考慮一下再說吧。
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可是你最好找對這件事更感興趣的人吧,好嗎?
幽默法:啊!對不起,今天我還有事,只好當逃兵了。
無言法:運用擺手,搖頭,聳肩,皺眉,轉身等身體語言和否定的表情來表示自己拒絕的態度。
緩沖法:哦,我再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想想,過幾天再決定好嗎?
回避法:今天咱們先不談這個,還是說說你關心的另一件事吧……
嚴辭拒絕法:這可不行,我已經想好了,你不用再費口舌了!
補償法:真對不起,這件事我實在愛莫能助了,不過,我可幫你做另一件事!
借力法:你問問他,他可以作證,我從來干不了這種事!
自護法:你為我想想,我怎幺能去做沒把握的事?你讓我出洋相啊。
學會拒絕的藝術,既可減少許多心理上的緊張和壓力,又可使自己表現出人格的獨特性,也不至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陷于被動,生活就會變得輕松、瀟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