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來得晚了一些,我父母的幸福也來得晚了一些。
記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的朋友拿了第一份工資帶著父母去旅行,而我只能拿第一份工資買灶具做飯,還要攢錢還上學時的欠款。
那時候因為年輕,雖然沒有錢,也會犒勞自己窮游,倒也去過一些地方,可是每次都不能帶著父母遠行。
曾經在陜西工作的時候,想父母去陜西過年,也順便去看一下大西北風土人情,可是父母居然心疼我們,最終還是每年都回重慶老家過年。
后來到無錫工作,生活條件好了,也想父母去無錫過年,去太湖邊,去看蘇州園林,去看大上海??墒歉改高€是心疼錢,就連來回的車費也想為兒女節約一點。母親總說:“我不喜歡旅游!”
后來因為自己有高溫假,而先生不放假,母親不放心我帶著兒子遠行,決定和我同行。就這樣,我們出發去成都,一個去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失去了先生這個導航儀,那是我第一次帶著孩子和母親遠行,晚上住在哪里,吃什么,去哪些景點都是我要考慮的事。尤其是在導航下也會迷路的我,剛到成都,在烈日下走了不少彎路。
找到賓館之后,一顆懸著的心才松懈了下來,走在成都街頭,居然像走在自己的城市,晚上還去坐公交車,還到超市購物,第二天早上還去了趟菜市場。
第一天去了錦里和武候祠,由我做向導,兒子和母親都很開心??墒堑轿浜铎舻臅r候我就犯愁了,因為之前沒有充分做好攻略,居然講不出它的文化背景。置身武候祠,竟有些羞愧,一直說自己愛旅行,原來只是熟悉風景的不斷重復,而對自己陌生的領域從來不愿深究,從而到達人文氣息濃厚的地方,居然不能發表一些獨到的見解。
好在可以旁聽別人,還可以在網上惡補,原來:“拜武候,泡錦里?!本尤皇浅啥己暗米铐懥恋目谔?。
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我也問自己:為什么忽然想寫這樣一篇文章?原因之一自己一向喜歡旅行,可是總不能用文字記錄行程,總以為用圖片可以表達的就不要說話。
原因之二我是心懷愧疚的,有朋友總批評我只顧自己享樂,每次出行都不帶父母。當我第一次帶母親遠行的時候,心里是快樂的,雖然回來后母親仍然抱怨著:“旅行就是活受罪,還不如吃著穿著比較實在?!?/p>
原因之三母親快60了,前幾天和母親通話,母親居然又開玩笑說:“你又要帶我們去哪里耍嘛?”對母親,我是心懷愧疚的。小時候為我們吃了不少苦,當我有了自己的家庭,總會替我考慮,又撫養我的孩子長大,而我回報的很少。
當每次看見別人幸福的時候,我總告訴自己不要羨慕。當聽見別人說行善的時候,我也保持沉默。我不能對眾生大愛,甚至我的付出里不能免俗,我只能做到善待自己和善侍家人。
我想我們期待的美好終將會來,雖然會來的晚一些。
文/何婉儀
20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