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上午一放學,女孩像風一樣地遛進辦公室來到我身旁,我才發現她兩只較細小的眼睛滾動著即將落下的大顆淚珠:“你今晚咨詢還有空嗎,葉老師?”雖然我已經約滿了,一個晚上兩個學生個案是正常的工作量,再來一個,我又需要工作到十點了,但是看著她焦灼的眼神,和弓著腰害怕辦公室的其他老師聽到似的壓低了聲音,我無法拒絕“這個需要緊急心理支持的孩子”:“雖然約滿了,但是你如果特別急,需要在九點之后。”女孩點點頭又低著頭,掩著臉飛出了辦公室。
? ? ? ?今晚是女孩系列咨詢的第二次,上周她一口氣反應了困擾她的學習問題(14周段考成績下降了),同伴關系,還有家庭問題。首先我請她進行這一周的成長報告,她說:“在學習上她已經緩過來了,這周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學習,現在動力又回來了。同伴關系上雖然這一周仍沒有得到很好的進展,但最起碼自己的心態非常平和,不像之前那樣憤憤不平。
最后,她報告她的家庭問題。爸爸媽媽為了爭奪她和弟弟的撫養權(雙方都想兩個都要),鬧上法庭。她傾向選擇爸爸,因為弟弟還小,才4歲,判給媽媽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又非常擔心媽媽生氣難過‘怎么女兒都不跟媽媽?’上周她的苦惱是”該怎么和媽媽溝通!“
女孩:”哎……“她長長地嘆口氣,”老師,昨天我去見法官了!本來10分鐘就可以回答的問題,我讓法官等了我一個鐘,我真的很糾結,我究竟跟誰。法官也是像上周你提前跟我說的那樣,弟弟那么小,偏向判給媽媽,而我,他們以尊重我的意見為主,可是,我真的很糾結……最后,我還是跟法官說‘選擇爸爸’。可是,法官說這個必須得告訴我媽媽的,我又擔心我媽媽聽到后非常生氣和失望,現在怎么辦?”
葉子:“上周給你的溝通建議沒起到效果嗎?”
女孩:“說了,我就像你建議的那樣跟我媽好好地說的‘弟弟還小,有他在你身邊陪伴,我也放心,但是如果我也跟著你,爸爸就自己一個人沒人陪伴,很孤單了!我愛你,但也愛爸爸,我已經長大,我想著幾年陪伴爸爸可以嗎?’但是,好像沒用,我媽媽還是生氣地說‘從你記事起,你爸爸怎么對我的,你都看得見,你覺得你爸爸會對你好嗎?’其實說實話,爸爸雖然是男的,可能不會很細心體會到我女孩的心思,但是他經常都會叫奶奶呀、姑姑呀關心我,和我聊天,爸爸也沒有媽媽說的那么糟,只是前段時間他特別頹廢而已。我選擇爸爸的原因是,媽媽一直在我面前說爸爸怎樣怎樣,但是爸爸從來沒有在我面前說媽媽怎樣。甚至,這半年他們處于分居狀態,在假期的時候,他還說‘你需不需要去你媽媽那里住幾天?’他們之間是沒有第三者,真的是性格不合,一直以來都鬧離婚,然后我媽媽還很納悶我為什么對他們倆離婚表現得如此看得開,甚至懷疑我是不是不在乎,其實我想說的是‘我知道他們各自都對我好,但是,他們真的早該離了,從來沒見他們安靜過,吵了又鬧,鬧了又打,我說的打不是指那種真的很暴力,就是有肢體語言的那種,后來還生了弟弟,哎,早就該離了,我怎么會看不開呢!離了更好!“
葉子:“現在困擾你的問題是……”
女孩:“如果法官告訴我媽媽說我選擇的是爸爸,我媽媽肯定非常生氣,這個時候,我該怎樣安撫媽媽?”
這是個在父母糟糕的感情狀態成長的孩子,她表現小心翼翼,善解人意,盡可能地去替他人著想;她敏感細膩,關注內心,害怕孤獨,很想抓住某個朋友依靠(這帶她在同伴關系中有一定困惑);她體諒爸爸,也非常兼顧媽媽的感受。她會在父母矛盾、波動的婚姻關系中學會去平衡,平衡自己,平衡家人,實屬不易。但同時,這樣的成長背景也帶給她一個個性特質:內心是一個很容易感受壓力的人,不管是學習壓力還是人際壓力,都比較敏感。
這位媽媽如果在我面前,我真想跟她分析,點醒她:“親愛的女士,上天對你是非常恩賜的,在你們如此不幸福的婚姻中,還有一位天使堅持守候,沒有變成憤世嫉俗、叛逆無情的小惡魔,您真的應該感到慶幸。而您卻還如此愚昧無知,為了您自己所謂的愛,為了您爭奪撫養權處于有利地位,在女兒面前控訴著她爸爸的各種不是,難道,您真的想在孩子心里播下仇恨的種子,而且,這個對象是她的親——爸——爸!失敗的婚姻不是離了,而是帶給孩子對至親的仇恨!”你真的愿意看到孩子對爸爸的無比仇恨?
我不得不說,我面前這位親愛的女孩,真的讓人憐愛,你們猜猜,我給了她怎樣平和的,站在孩子角度的的建議?
(原創不易,謝謝閱讀)